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沥泉神枪 !
“没事,回头见!”三横言罢,纵马七百里,够奔西夏南都庆安,就是今时的庆阳城。
西夏党项民族,祖上游牧为生,逐草而居。一入夏境,民俗建筑,皆与大宋不同。住房多是尖顶,为的是不存积雪。屋子连顶带墙,全是白色,却不知何故。夏民后来受汉人影响,渐渐开始农耕。但房建保持了父辈传统。除非是富贵人家,亦或官衙重地,那鲜有院墙。最不同的,却是夏人的坟冢,乃取河中鹅卵石砌成。越有钱的,卵石越大且圆,颜色越偏白色。另外西夏人,民风彪悍,一路之上,商贾客旅,多带着家伙。应了那一句,叫做:
车粼粼,马萧萧,路上行人各带刀。
饭馆酒肆之中,不分男女,往往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但人家西夏百姓,也是民风淳朴。三横问个路,常有热心人详细指点,又是画图,又是详尽述说地标地貌。还有人怕他在些镇子里或岐路口迷失了方向,不惜走上一里半里,指明岔道。这样,前行之中,三横对西夏人敌意全消,而且越来越有好感。想想自己曾经给了人家地图又拿回去,总有三分猥琐,不像人干的事。
去西夏路上,也有汉人。多是做买卖的。卖茶叶的,运盐巴的,汉人比夏人,似乎多了经商的头脑。但三横总觉着哪儿不大对头。怎么回事呢,这里先按下不表,以后慢慢细说。
到了西夏南都,进得城来,耳目又是一新。夏人应该算是很优秀的民族。男士皆高大魁梧,浓眉阔目,挺胸抬首,威武雄壮,只是腰间不见了挎刀。女子多高挑身形,乌发云盘,柳眉杏眼,款款而行。男女所穿衣物,皆着白色。大概是人家爱干净吧。要说市面上熙熙攘攘,作买作卖,人流涌动,也是一番繁华。等真的一问价,不对了。吃一碗面饸烙,就是五钱银子。住一宿大车店竟然要一两。
三横心里想,怪不得当时一套车,人家愿意出十两银子。原来这里银子不值钱。想一想大宋人,人人银子好挣,花钱如流水。的确是比西夏富得太多了。不怪北方强寇经常犯境,他们是穷的呀!
常言道,打铁先得本身硬。这是外行文人生造出来的。其实打铁用不着本身多硬。铁料烧红了,面团一般,要那么硬干什么?打铁先得本身准,才是正理。红铁出炉,打不准,两下凉了,还打什么!可要准,作铁匠的,有两样与常人不同,是眼尖,耳灵。烧红的铁料,常人见了,是白晃晃一片,分不出哪高哪低。铁匠不然,火花乱溅之中,看得清才能打得准。有谁不服,可以拿根棍子,抡圆了去打地上手指甲盖大小块石头,看看打着打不着。要知道,地上的石头还是不晃眼的。耳朵呢,铁匠一锤下去,得听得出这钢锻了几成了。“当,当”的,外行全听得一个声,铁匠就不同了。这就像饭馆大师傅,用手拍拍面,能知道碱兑得够不够。
三横在大街上走,听声就能知道墙里是不是铁匠铺。这倒不算什么,一般耳朵好的也能听出来。可他光听就能知道,师傅们正打多大的家伙。就这么着,三转两转,他发现一所院落里叮当作响,是定有蹊跷。于是准备偷偷溜进人家铁匠铺子。
恰好院外头长棵歪脖大柳树,枝叶茂密,高耸过墙。上树是三横打小练就的功夫。见四外没人,三横往手心吐两口唾沫,蹭蹭蹿到树上。刚想往院里跳,好悬没碰上一队巡哨的。十来多个人,各配刀枪。三横忙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敢情这真是军工重地,查得还挺严。巡哨的走远后,见没人注意,三横这才悄悄地跳下树来,捋着墙跟摸上去。这才有了天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