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佛猴传 > 释迦摩尼和六耳猕猴之间恩怨

释迦摩尼和六耳猕猴之间恩怨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佛猴传 !

    这是一段释迦摩尼和六耳猕猴之间的持续了万世万劫的恩怨故事。(网上臆想文,娱乐而已)

    大家应该知道,佛并不是神,佛是人,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万德具足、全知全觉的大圣人。

    既然是人,那么在他成佛之前,应该是经历了无数劫的轮回修行。

    在释迦牟尼之前当然也有一位佛,名叫燃灯佛。

    据《释尊八相示现》记载,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己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

    这个善慧仙人就是释迦牟尼的前世。

    那一日,燃灯佛传法,有千万之众在佛前听讲。有一只猴子,正好路过,看到那边围坐了一群人,于是上来看热闹。

    这猴子有些修行,已经能口吐人言。于是问身边的人:“这位老哥,敢问贵姓高名?”

    那人回答说:“我名善慧,你是哪个?”

    猴子说:“我无名无姓,山中一老猴,今日这些人在此所为何事?那光头的、胖墩墩的坐在中间说些什么?”

    善慧回答道:“那是燃灯佛祖正传佛法。你这猴子也来听听吧。”

    猴子说:“那我就听听他说些什么。”

    只听燃灯佛祖正讲因果、轮回、烦恼、业力、六道等等大智真言。

    那猴子听着听着,连连摇起头来。对佛祖嚷嚷道:“世尊,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啊。”

    佛问猴子为何出此妄言,猴子反问佛说:“世尊,按你所说,六道众生,行善业者将得好的果报,行恶业者将要得恶的果报,在我看来未必如此。强梁夜夜欢歌,一生只知强取豪夺,奢靡享乐,直至寿终。我想他从未担心过有什么恶报,你就算把这些真言说给他听,他也未必信。因为他看到的都是自己行的恶事,得的却是善报。你的佛法对他何用?再比如一家善良之人,一生行的善行,最终却被恶人所害,何谈福报?而且周围的人都看到的是他行的善业却得的恶报,哪里还会相信你的佛法?我看你的佛法对世人无用啊!只会害了善良之人,却难以惩戒恶人。要它何用?”

    燃灯如来对猴子说:“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你不知恶人今世行恶,必将在来世或若干世之后得到恶报,或者堕入地狱受苦,或者轮回转入畜生道受人奴役和宰割,而恶人今生得到的福报则是前世的善行的果报。今生的善人之所以得到恶报那是前世的恶行所致,而善人的善行一定将在来世得到福报。”

    猴子对说:“什么前世后世,我都不知,我只知今世。不仅我不知前世后世,世人都不知前世后世,世人只知此处有物,我伸手取之,此物即到我手中。如果当下没有人来与我抢夺,那么此物就归我所有。哪管还有后世报应?只有大智慧者能够看到前世若干劫之前的事,凡人如何印证自己的因果,如果不能印证,那么只能你说他信,而不信者一生都自行自去,你的佛法对他何用?”

    那大智者燃灯如来对猴子说:“我观你为有缘人,我今送你一宝,从今世开始,以后的万世万劫你都能记忆于心,来世而不忘今世之事,今世而能记前世之事。以证因果。如何?”

    那猴子拜谢如来,欢喜异常。须臾之后又生疑惑,问燃灯如来说:“我虽可证自己的因果,却想知道天下人的因果,然天下人多是口是心非,面善心恶之人,大家看他行的善举,可背地里却做的恶事,大家看他信的佛陀真经,背地里却做的卑鄙之事,我又怎么能知其因果真假?”

    如来用手指那猴子说:“你这猴子甚是有趣,那好,我就再送你两件本事,一双灵明金目,能识万物本真,一副聆察六耳,能听众生本心。你可到那六道轮回之内,万世万劫之中,去印证因果的道理。”

    那猴子向燃灯如来拜谢三次,与善慧一同告别燃灯。

    善慧与那猴子一同且走且谈。善慧问猴子:“你这一去,意欲何为?”

    猴子说:“燃灯佛祖既然已经送我可记生生世世的本事,那我就要到那万世万劫中去经历一番,看看到底是怎么个因果。”

    善慧说:“那么万劫之后如果你我还能见面,请将你所见所闻讲与我听。”

    猴子说:“一定一定。”

    言罢,两人告别,各寻去处。

    (关于六道轮回: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修罗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佛教认为众生,不只是人,都在这六道中受轮回之苦,就算是天道中的神,也会死,然后再投到六道轮回之中。如果人此生作恶,之后便会投胎成为畜生,或者打入地狱受苦,或者成为饿鬼受尽痛苦折磨。)

    (关于如来这个称呼:如来这个称呼和佛这个称呼都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人,而是佛的十种称呼之一,表示一种觉悟的等级,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悟性的最高境界。所以任何一个佛也都可以称如来。比如斗战胜佛也可以称斗战胜如来)

    第二回释尊彻悟宇宙人生老猴万劫不能了悟

    诗曰:信者成佛痴者堕智者自在愚者迷老猴万劫仍不悟释迦驾前自妄言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位于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夫人摩耶夫人?生下一位太子,取名乔答摩?悉达多。据说太子刚刚降生时便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出城郊游,看到老、病、死的痛苦情形,感到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这样的痛苦,于是下了最大的决心,抛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出家去寻找解脱痛苦的方法和人生的真理。

    悉达多太子出家之后遍寻名师,但他们的学说都不能让他满意,又苦行六年,依然不能获得真理,后来来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并发出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

    就这样在悉达多三十岁那年二月八日半夜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这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经证到生死不灭,无罣无碍的涅盘境界,于是,悉达多由此而悟彻宇宙人生大道,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立地成佛,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而成为天上天下三界独尊的天人之师。

    悉达多成道后即号释迦牟尼,开始说法济度众生。

    时有世尊释迦牟尼说法,六道众生前来听道。其间有一老者,仰面向佛微笑。佛屏退众生,独将老者叫到近前,说:“猴子,你这若干劫之后可证因果之道否?”

    老者向世尊答道:“善慧仙人认得我啊?”

    佛说:“你我故人如何不识,无数劫前,你曾向前世佛燃灯如来问因果之事,如今可有感悟?”

    老者说:“那日拜别燃灯佛祖,你我各寻去路。我在畜生道与人间道中轮回若干劫数,因果以证,只是疑惑更重。”

    佛说:“前世佛燃灯许你可知前世之事,又送你灵明金目和聆察六耳,如今已经证得因果,如何疑惑更重?”

    老者说:“我在这万世万劫中亲见亲闻亲历的事情何止万亿,可是燃灯佛当初所传之佛法道理我却更加疑惑。其他暂且不提,只是善恶二字就无法弄得清楚。”

    佛说:“善恶有何弄不清楚的?你说来我听听。”

    老者说:“有一世,我见一母虎与其子,两虎皆饥饿难忍,那母虎要食其子,旁边有一人不忍母子相食,将自己的肉身喂虎。此人的行为可称为至善之举,而母虎要食其子可称至恶之举。岂不知原来那母虎与幼虎在前世有些冤仇,幼虎欠他一条命,只等那一世被他吃了,就偿还了旧账,两条生命都得以解脱,可是被那个人打乱,不能赎罪,又不知受了几世的苦。你道那人是做的善事还是恶事?依我看来,这样以成全自己的善缘而使他人陷入恶果的做法实在无法称其为善,如果行善只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善缘,成自己的正果,这与做恶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万世万劫以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善和恶本来没有区别,只是人们希望获得的东西不同而已,人人来到世上都在不停祈求获得,想要得到善的心和想要得到食物的心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你所做的是否侵害到了他人。所以说不是一个‘善’字能救世界的,能救世界的是一个‘律’字。”

    佛说:“你所说律字指什么?”

    老者说:“人人都想得到,人人也都不想失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律。律的事情做到的极致,那么世间就无善无恶,也就大家各得所需,极乐得已。”

    佛说:“向善就像人把手掌翻过来这样简单,可你说的律要达到是多么难啊。”

    老者说:“向善容易,那只是善良人容易,而对于恶人来说却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律的道理就像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不能离开太远,又不能靠的太近,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所以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而你现在让那些善良人更加善良,就好像让弱小的刺猬脱掉全身的刺一样,只能是善良人遭殃,而恶人当道。所以说你的佛法只能害人,不能救人啊。”

    佛闭目不答。

    老者说:“另外,今日听你所言,众生之生老病死都是苦的,有死是因为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力推动,业的力量推着我们生老病死经受着种种痛苦,之所以有业,是因为我们有执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有爱是因为有受,有受是因为有触,有触是因为有六根,六根从母胎中生长,入胎是因为业力的推动,于是我们有触,有受,有爱,有执取,产生业,如此老死再投生,进入痛苦的轮回。想要跳出这个轮回,必须灭掉业有,于是受灭爱灭老死亦灭。以我看,灭除一切的乐并不是乐,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痴而已。你以生老病死是苦而推之,得此说法,以我看不过是惧怕生老病死而已,生老病死有何可怕,我与无数劫中看到无数志士英雄,宁愿抛洒生命而得真理,此乃真正的道之所在,而贪生怕死者如何可以妄谈宇宙的大道理?我与无数劫中还看到无数皈依佛祖之人,抛弃家人,抛弃世间情和理,做出诸多无情无义之事,只想一心成自身正果者,如此无情无义之人如何能得正果?而此无数想要皈依佛祖之人无一不是以自身得大快乐为目的而皈依佛祖的,这种自私自利之人还要妄谈普度众生真是可笑,如果一心为他人,全无自我私心,何必念佛而斩断业力。你还说供养你,称颂你,信你就将有大福报,我却觉得有些蹊跷,业力不消,只靠你之一言便能超脱?莫非是你的谎言骗人来信你吧?一个十恶罪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他所造业力又往哪里去消?你说的我全都不信啊!”

    佛祖微笑对老者说:“猴子经历万世万劫依然愚痴不化,不知还要经多少劫难才能开悟。”说完闭目不言。

    老者见佛祖不言,于是自行退去。

    三回老猴傲慢堕身修罗佛祖慈悲救护天帝

    诗曰:前生傲佛祖来世投修罗故错今更错至此苦来多

    修罗道,六道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

    不知是哪世哪劫,修罗王婆雅之妻生下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其女容貌俊美,其男生则能言,长大之后能辩言之真假,能识万化之真,修罗王婆雅甚爱之,将其女起名罗丝罗,将其男起名为毗摩质。

    一日,婆雅带其女罗丝罗和其子毗摩质于佛前听佛祖说法。所听佛祖说法之众还有天帝帝释天(中国称为玉皇)所率领之天界众神。

    佛祖唤毗摩质上前来问道:“毗摩质,你有话要问我?”

    毗摩质上前说:“佛祖,如今你知我我知你,你我都知我之前世,前世我只愿做个普普通通之凡人,生生世世不做恶事,也不从善行。本以为将在人间道中轮回,可如今堕入修罗道,不知是何道理。”

    佛祖说:“你万世万劫虽不曾做善行,但从未做恶,这就是莫大的善行,轮回注定你今生该享天人之福德,可是你毁师灭道,污蔑世尊,所以该当轮回修罗道。”

    毗摩质问道:“我只有一事不明,我毁的是你这个师,灭的是你的道,污蔑的是你这位世尊,然我从未认你做师,从未信你这道,也从未尊过你这世尊,假如这世界没有你,那么我该修哪个轮回?”

    佛祖说:“轮回注定,并非你我所能作为。你也不必怨我。”

    毗摩质哼了一声,愤然离座。

    几日之后天帝派使者前来,说欲娶修罗王婆雅之女罗丝罗为妻,婆雅不许,怒斥使者,称佛祖常常袒护天神而欺瞒修罗,讲经说法也常常给天帝多讲而给修罗少讲,如今又贪得无厌想要娶我之女。

    使者被逐出之后,毗摩质对父亲婆雅说:“我看天帝不会甘心,还会前来索亲。我们族虽与天帝有一样的威力和神通,可是却没有天帝一样的福报,修罗境内物产匮乏,食物奇缺,而天帝却有美食不尽。我们不妨提一些苛刻条件,如果天帝不允,那就不能怪我们了。”

    果然天帝又派人前来索亲,毗摩质对来使说:“我们可以同意这们亲事,只是要一些聘礼,如果天帝不舍得那就算了。”

    使者问要何聘礼,毗摩质说:“我要的聘礼有三件,第一要蟠桃园中所有成熟的蟠桃,第二要老君的仙丹一万颗,第三要蟠桃盛会中所有果品食物。”

    使者惶恐而退,转告天帝。几日后天帝派使者来告知同意聘礼条件,要修罗王派人将女送往天界,并在天门处将聘礼交付。

    毗摩质对父修罗王说:“天帝虽已经答应,但是这里面可能有诈,我要亲自带修罗重兵前去护送。”

    修罗王应允。毗摩质率领修罗兵众护送修罗公主罗丝罗来到天门,早有天帝带众天神前来迎接,天帝见毗摩质说:“我以将礼物准备好,请将公主送上前来吧。”

    天帝不知毗摩质有灵明金眼及聆察六耳,早已听出天帝的谎言。毗摩质大叫一声:“你贵为天帝居然欺骗我等,不知你在佛祖面前修的什么道,念的什么佛!”

    天帝对毗摩质冷笑道:“你这个不尊佛祖的恶徒,口中还敢言佛祖之名?我今以布好天兵百万,立刻叫你粉身碎骨!”

    话刚说完便杀出天兵百万,与修罗兵众一阵厮杀,可惜修罗不敌天兵,公主罗丝罗被天帝抢走,毗摩质败逃回修罗境。

    婆雅大怒,誓报夺女之丑,与毗摩质同整军队,杀入天界。

    此场混战据经书中记载历时数十年,最终天兵败北,婆雅救出亲女,毗摩质提刀杀入天宫,欲杀天帝。此时天帝想起佛曾说过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菠萝蜜咒,便能破解修罗兵众。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所有兵众,修罗王唤毗摩质快逃,毗摩质立而不动,手指天帝道:“天帝,我早晚有一日斩你于此,夺你天帝之位。”又以手指天道:“释迦牟尼,你袒护强盗,欺压弱小,如何称的起佛陀之名!”

    言必,毗摩质被刀轮斩为两端,当即毙命。

    第四回饿鬼地狱猴子遭报菩提祖师秘授仙法

    诗曰:轮回有定数劫运难逃脱只为报前仇便成偷天者

    饿鬼道,六道之一。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

    修罗毗摩质,因斩杀天道众神,辱骂佛祖,而堕入恶鬼道,按轮回该与此道中轮回六世。

    第一世为大肚鬼,肚大如山,日夜食而不饱。

    第二世为针咽鬼,口如针孔,食则难以下咽。

    第三世为口焰鬼,口吐烈焰,食物到口中则化为灰炭。

    第四世为细脚鬼,四肢细如树枝,难支身体重量,见食物而无法上前。

    第五世为目斥鬼,美食摆到面前,立刻变成屎粪浓尿,不能食用。

    第六世为腹火鬼,食物到腹中立刻成烈焰燃烧,痛苦不堪。

    我们这只万世之前的猴子,前世的修罗王子毗摩质,记得所有前世的灵明六耳猴,在这饿鬼道中受尽痛苦,六世饿鬼,口中只不断的咒骂释迦牟尼,只此一念,永世不断。

    地狱道,六道之一。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那猴子于饿鬼道中轮回六世,始终不能醒悟,而且一心辱骂佛祖,按轮回该堕入地狱道中受一千年之苦。

    坚冰刀山、沸屎蛆虫、剥皮抽筋、油炸火烧种种无间痛苦不可备诉。

    那猴子在其中受了一千年的无法诉说之苦,至此口中不再有任何言辞。那心中有何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猴子业障已消,重新回到畜生道中为猴。所生之处正是灵台方寸山。那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名须菩提祖师。猴子因先天有智,便拜到须菩提门下,做一担材烧火的小徒。那须菩提祖师与平常仙人不同,他收弟子必有极高天赋异禀,却不管品质拙劣。祖师当然知其前世,并知其具有异禀,便欲传其盖世神功,长生不老秘诀。哪知这猴子说:“生则苦,死无苦,何必惧苦而求生。要长生不老何用,我但愿时时刻刻生便是死、死又复生,把这生死劫数看尽,看它是你来摆布我还是我来摆布你。祖师如果能教我跳出这轮回之外的本事便教我,如果不能,我亦无甚兴趣。”

    祖师对猴子说:“若想跳出这轮回,你为何不去找那释迦尊者去学佛?”

    猴子说:“我觉得他那佛法无趣。”

    祖师说:“那你想怎样?”

    猴子说:“我也不能怎样,这世界宇宙中佛祖最大我与他没有办法,我又能怎样?”

    祖师说:“你怎知佛祖最大?”

    猴子说:“他让你轮回做饿鬼你便是饿鬼,他让你轮回入地狱你便入地狱,如何不是他最大?”

    祖师说:“此言谬矣,轮回入恶道是轮回的定数,不是佛祖的操纵。那些只能怪你自己。”

    猴子说:“我不能怪人,也不能怪己,只怪世间有佛,所以我没有地方说理去。”

    祖师说:“怎么见得没有地方说理去?”

    猴子说:“佛祖全知全能,谁还能有何道理。”

    祖师说:“这你就错了,佛祖并非全知全能。”

    猴子大惊,恭肃说道:“请祖师赐教!”

    祖师说:“你我今日说话,他就不知,你我今日所做,也不是他能控制。我这里有一法,可使你跳出六道轮回,不受业力所束,你愿学否?”

    猴子大喜过望,连拜而说道:“愿祖师赐教。”

    祖师说:“我此秘法,今只传你,以后惹出祸端可不要怪我,也不要说是我教你。”

    猴子连连磕头,细听祖师妙法。

    欲知祖师将何妙法传与猴子,请见下回分解。

    第五回石水风火变化玄妙一猴四身要报前仇

    诗曰:猴子还是猴子化了四个分身从此跳出轮回不受因果之束

    那猴子于菩提祖师处学得妙法,自在欢喜异常,于人间游逛。时南瞻部洲正值洪水泛滥,有一圣人名大禹,奉舜帝之命治理水患,那猴子前去帮忙。大禹有一如意铁棒,可测天下河湖海洋深浅,每次出行必带在身边,猴子只负责给大禹拿那铁棒,每次测量之时,猴子都潜到水底去看铁棒是否到底。

    大禹曾问猴子,你每次都能潜到水底,可那水深,你不怕被淹死吗?

    猴子说:“无妨,无妨,我有秘法。”大禹也不与他理论。

    后洪水收服,大禹将铁棒插于东海,称为定海神针珍。

    那猴子又到四处游逛,一日来到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猴子按须菩提祖师秘授真言,来到这石之上,仰面躺倒,稍睡一会儿,便起身笑着离开,口内直喊妙法妙法。

    那猴子又到四处游逛,一日来到西牛贺州,那里有一座火山正在喷发,众人四处奔走,那猴子却直向那山口而去。众人都唤他快停步,他只不听。过了半日,有人见那猴子从山口转回,屁股已经烧红。众人一阵哄笑,那猴子只是不理,径直离去。

    最后,那猴子来到北俱芦洲。那里有一奇山,山高入云,山顶狂风常年不止,人不能立。猴子攀到山顶,对天大叫三声叫的是“生!死!空!”之后形体消失于风中。

    从此后世间都道那猴子已经死去了,魂飞魄散,无可寻踪。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东胜神州石头中出了一个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西牛贺洲?的火山中出了一个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北俱芦洲的风山顶上,在风中化出一个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南瞻部洲东海的海水中出了一个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正是菩提祖师秘授猴子跳出轮回、斩断因果之妙法。此妙法说起来甚是玄妙,凡人难以领会其深意,只有这猴子经历万事劫难,通晓千古之来去因缘者才能掌握。我今将其大意讲于你听,令各位略知其大概之意。

    佛说六道轮回,因果循环,其为定数,若要超脱,办法有二。一为修佛之正法,断除一切烦恼,无为、无我便无所可轮回者。另一个办法是:轮回和因果所指为世界众生,众生即为生命,有生有死,所以有轮回。而无生的元素,则没有死,也没有轮回。佛学中认为世界由四种元素组成,和中国所讲的金木水火土不同,佛学认为世界由水火土风构成。这四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万物,有生命的众生,还有无生命的万物。比如水火风土。

    菩提祖师秘授猴子将自身肉身抛弃,将精神化入四种元素,成为有识而无生的四只猴子,这四只猴子虽为四身,却为一意,可合为一身,又可各行各事,其中玄妙难以细说。

    那四只猴子得了妙法之后,便各自寻得去处,于一方称王称霸,后又到东海中寻得神铁。你若问那神铁只有一根怎么能四人使用?这道理却很简单,你不知那神铁名为如意金箍棒?

    这四只猴子后来又分别到菩提祖师处学得本事,准备到天界报那前世之仇。

    这猴子打破因果,跳出轮回,一心想要扰乱天地,你道如来可知否?佛祖当然知道。阿傩、迦叶二尊者与世尊如来驾前禀曰:“如今那猴子将要扰乱天地,如之奈何?”

    佛祖笑而答曰:“天做孽尚可饶,自做孽不可活,我自有道理,只管随他去吧。”

    第六回佛祖神通万难思量猴子无奈终成正果

    诗曰:罚你欺你不算纵你饶你不纠如今取你妄念让你拜于我门

    西游记中只记载了悟空大闹天宫之事,其实是那四只猴子,时而合为一身,时而分为四体,吃蟠桃,闹蟠桃宴,偷老君丹,打破天宫,擒住玉帝,将要斩杀玉帝之时,玉帝念动般若菠萝蜜咒,佛祖释迦牟尼尊者金身现于空中

    佛祖说:“猴子,今日你可称了心,讨了债,报了仇,闹够了吧?”

    猴子说:“等我杀了这玉帝,就算报了仇,以后你在你的西天极乐界坐你的佛祖,我在我的逍遥天坐我的天帝,你我互不相干,我不信你的道理,你也别管我的自在。”

    佛祖说:“猴子,你不信我,我不与你理论,可我怎能让你扰乱世界,诛杀天帝?”

    猴子说:“我如今已经跳出轮回之外,不受因果所束,你又与我有何办法?”

    佛祖说:“猴子,你虽然已经跳出轮回,不受因果所束,可以任意胡为而不受果报,但是你可否想过,你的那一点点本事能逃的出我的手心吗?”

    猴子一想,大吃一惊,原来那猴子再有神通也无法敌得过佛祖的神通,就算没有因果报应,如来也可以由手段来惩罚他。他自然不是如来的对手。虽然无生无死,可如果被如来抓住,万亿年不得脱身,不也如地狱之中一般痛苦。

    猴子想到这里,显神通纵身而逃,一道金光向天边飞去。佛祖只将手掌伸出,就将猴子抓到手中,手掌一翻,将那猴子压于五行山下。(此处西游记中有误,实为四种元素的山,压住了四只猴子,中国道家认为元素有五种,所以称为五行山)佛祖又在山顶贴一帖子,上写“奄嘛呢叭弥吽”,将个猴子压的结结实实。

    那猴子被压在山下,对天喊道:“如来,今天你把我压在这里,就算是一千年一万年,我也不服你,你又能把我怎样?我永远都不信你那邪说,你又能把我怎样,你就算骗的了众生,只是骗不了我。有一日你若让我从心里信了你那一套我就服你。”

    佛祖在空中说:“你这猴子已经邪魔入心,我今就救你出苦海,让你皈依我之真道。”

    猴子说:“我看你有何手段让我信了你那邪说。”

    佛祖说:“猴子,你我故人,万世万劫之前一起在前世佛燃灯如来前听道,那时你不信因果,不信轮回,燃灯佛送你可记前世之本事。你可知道,佛既然可以送你‘记’之本事,佛也可取走你‘记’之本事。我为解你痛苦,今取走你所有前世之记忆,还有扰乱天地之本心,只留你今生所犯下的所有错的悔过。你在此悔悟,五百年后,助我成一大事。到时你也可成佛之正果。”

    猴子大骂道:“我不要成你的狗屁正果,你这卑鄙……”

    话未说完,佛祖手指一道金光,射于猴子头顶,那猴子即刻把前世所有恩怨统统忘记,

    亦忘记自己的四个分身,只记得自己逍遥为猴王,又扰乱天地之事。

    五百年后,悟空于山下得以脱身,保唐僧西天取经,一心皈依我佛,一路之上斩妖除怪,杀死妖怪无数,其中就有一只赤尻马猴,一只通臂猿猴,还有一只六耳猕猴。猴子到达灵山,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