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救世与救人 > 第35章 改变我们的内心

第35章 改变我们的内心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救世与救人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上一章我们提到了童女怀孕的神学含义。初次写作的时候,我体会并不深,所以就说,当由牧师解释。后来有一些个人的体会,也在一定的场合听到过他人的解释。就在这里为大家作一点浅层次的分享。

    首先,这表达的是神的圣洁。我们知道,割礼是《旧约圣经》中,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这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是先进的,也代表着神要求以色列人圣洁。童女怀孕本身是对婚前纯洁的一个很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中,由于年轻人事业稳定,经济成熟的时间推后了,所以婚龄比古代人明显后延。这种情形下,由于性本身强大的吸引力和渴求,婚前同居就成了一种时尚。这时候,有些人纯粹是为了追求**的满足。做得相对好的,是对爱情认真投入,并用这种感情相互帮助。

    然而神要带给人的,是一种完美的标准。在《旧约圣经》中,我们看到约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对诱惑的拒绝。我们当相信,即使环境压力大,神依然倡导婚前纯洁。

    社会学的统计也证明了,婚前纯洁的配偶其婚姻牢固的程度,要高于有婚前性行为的。另外,有一个误区,就是有人离婚了,就想若我能吸取教训,下次就不会离婚了。但统计数据却说明,已经离过婚的人,再次离婚的概率更高。又好像流过产的人,就往往会有习惯流产一样。

    关于婚姻的幸福,《圣经》通过娶了七百个妻妾的所罗门王告诉我们,少年时娶的妻(意思是指第一个妻子)是最美好的。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因为虚荣,要像“集邮”那样炫耀自己有多少与异性的经历。其实他们大多内心都知道,还是第一个真爱最好。当然,我们或许要除掉那种因荷尔蒙冲动或其他诱惑而盲目的选择。古时有父母安排婚姻的习俗,如果父母是不那么爱子女,本身很势利的,那效果一定很差。反之,睿智的父母当勇敢地在对神的敬畏的基础上,对子女的婚姻观作一定的指导,若子女能听取并遵循,子女得到的赐福也是巨大的。

    童女怀孕的另外一个神学含义就不是那么直接明显了。玛利亚童女怀孕后,与约瑟离开了故乡。后来人们对耶稣的拒绝中,也有用这件事情诋毁他的。我们知道,在乡村时代,人们的聚居规模小,家庭观念强烈,家庭对子女的约束和保护都比较容易。但工业时代来临时,有很多女性集中到工厂去工作,在那种环境下很容易受诱惑。当时有妇女婚前怀孕了,生下小孩也只能偷偷寄养。出于传统观念,社会上就有人歧视她们。后来一个牧师被圣灵感动,就出来给大家说,说耶稣的母亲和耶稣本人,都曾经受到过同样的歧视和压力。所以我们也不应当将这样的歧视和压力加到她们身上。这的确是受圣灵感动说的,因为在童女怀孕这件事情上,玛利亚是无罪的,却要经历我们罪人所受的,以唤起我们巨大的同情心。正如耶稣是无罪的,却要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牺牲赎罪,并唤醒我们的良知那样。

    《约翰福音》是针对当时理学、哲学发达的古希腊人写的。在我们现代这种崇尚科学的环境下,这本福音书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在美国有一位搞基因研究的著名生物学教授,他刚刚接触基督教时,牧师给他推荐的《圣经》经卷,就是《约翰福音》。后来他成为了基督徒,并在各种场合向民众推荐他自己通过基因信息看到的,对神创造生命的见证。理性依然是他强有力的工具,但他更以自己巨大的热情和爱,向他人传播福音。

    在一次听道的过程中,一位长老提到过英文的understand(理解)这个词的好处。中文的理解字面含义是用道理去解释(或分析)的意思。这个词不如英文的对应词understand好。understand的字面含义是站在下位的意思,有一种谦卑的心态。同时,用道理去解释,常常会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也过于强调理性。在这个世界上,同理心只是人接受事物的方式之一。其他正面的方式还有反向推理,开放思维,换位思维,同情心,怜悯心,慈悲心,爱心等等。北大学生在八十年代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影响着我。但我也是在成为基督徒以后,才逐渐地懂得理解的正确意义。

    在多次阅读《约翰福音》后,我渐渐地体会到这本书本身,也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的书。《约翰福音》被称为爱的福音,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又有很多抽象和哲学的方式。通过这本书,神让当时崇尚理性的希腊人真实地看到了神的爱,并转变着他们的内心。

    请允许我从这个从理性到感性,最终到神的爱的转化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约翰福音》的一些章节。这个角度是一个相对较狭窄的角度。更完备的解释,要顺从牧师的讲道。

    1:1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注解:道在当时的希腊文化下的语义,是偏重理性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真理一类。但《约翰福音》用的是大写的道,学者们也愿意解释为神的话语。《约翰福音》是爱的福音,我个人觉得,针对上下文,也可以解释为神的原本的爱,或者说神的发自内心的爱,或者说神的爱的动机。这样,这段经文也可以表达为:在创世之初就有神的爱的动机,这爱的动机与神同在,并因为神自身内在外在的一致性,这爱的动机就是神。)

    1: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1:3 万物是籍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籍着他造的。(注解:我们较能理解万物都是籍着自然规律造的这一点。然而自然规律只是神创造的工具和手法。我们也可以通过神创造的动机来看神的创造。又像欣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创作者用的画布、颜料、创作手法等,更要欣赏创作者表达的题材、情感和创作者内在的动机)

    1:4 生命在他里面,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注解:迅速地从理性的世界转为富有感性的生命,并用光形容生命中的圣洁、公义和爱。这里既强调了即使宇宙如此大,神的创造重心却是生命。也从人的角度,告诉我们生命重于世界。而耶稣来到这个世界,将像光照亮黑暗那样,在生命中完全地彰显出神的爱)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注解:从人的动机和内心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这段经文。我们因为内心存在着黑暗,就不愿意接受神的那种圣洁的爱的动机。即使是最终接受了耶稣的救赎的基督徒,也是因为基督耶稣的光帮助我们战胜了黑暗。或者说神的爱感动了我们。)

    1:6-9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注解:《旧约圣经》详细地记载了神带领犹太民族的历史,是多部实证性很强的经卷的结合。摩西律法也强调定罪要靠见证,也说了假先知无法逃脱证实。然而明确地提到为真理作见证,却是《新约圣经》的一个新特色。约翰为耶稣作了见证。耶稣和后来使徒们为传播福音而进行的各项活动,为神的救赎和神的爱作了美好的见证。希腊文化的理性特征,大概也强调求证,对使徒们的见证形成了有益的环境刺激。)

    1:10-11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籍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来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注解:这里再次重复地强调1:5。《圣经》写作手法一般都是文学性很强的。这里说的是世人因为罪和不纯净的动机,拒绝神的普遍现象。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所有人都在拒绝神,也不能成为基督徒歧视他人的理由)

    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注解:《旧约圣经》提到犹太人,一般提法是神的选民,先知们则是神的仆人。《新约圣经》提到基督徒,却一般说是神的儿女。这代表了因基督耶稣为我们赎罪而带来的人与神之间的更亲密的关系)

    1: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注解:这里强调了不是人的选择,而是神的选择,使得人成为基督徒。从科学的相对性讲,人靠近岸,等于岸靠近人。从万有引力的角度上讲,我们都说是地心引力将人留在地上。而从来不说是人靠引力将地球留在了自己的脚下。从帮助人谦卑的角度讲,承认是神选择人,对人是极其有益的。)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注解:这段经文,虽然简练,却有很多全新的内涵。第一,提到了道成肉身,简练地表达了神亲自以人的形象向我们启示的概念。第二,提到基督徒得救,是出于神的丰富的恩典。第三,提到基督耶稣的救赎是真理。第四,提到基督耶稣将荣耀神。从人的孝道的角度看,完全活出父母优秀的品行,让父母得荣耀是最大的孝道,也是孝道的根本。第五,提到了神的独一选择。从科学的角度看,神在这个世界创造的万物之中,唯有人能认同神,能回应神,这是一种独一的选择。基督耶稣代表着人对神的最美好的回应,也是独一的。)

    也请允许我用“耶稣变水为酒”的故事,分享一下神赐予我们的思维的、内心的和生命的转变。

    《约翰福音》2:1-11

    2:1-2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宴。(注解:我自己的理解,这里的第三日是象征意义的,表面上说的是约翰为耶稣做见证后的第三日,实际上是从时间顺序上,第三个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日子。这种写作手法,类似于《创世纪》第一章的写作手法,表明神是超越时间的。)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2:4 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注解:这些对话应该是当众说的。根据当时的习俗,或许当众不能直呼母亲,要称呼lady等尊称。妇人可能是另一形式的尊称。或许是耶稣意识到马利亚要求在一般的婚宴上行神迹变酒,不符合行神迹的原则。“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这句话,英文的翻译是“这件事情为什么要牵扯到我呢?”,这是一个更好的翻译。耶稣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就转变了整个对话的语义环境。意思是说,下面要发生的神迹,与耶稣上十字架为人赎罪有关,时候虽然没有到,但因为马利亚的要求,提前显明了)

    2:5 他母亲对佣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注解:马利亚的意思是,你们要相信他。信是神继续带领我们的前提。)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佣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去了。(注解:一位牧师讲解这段经文时,特别强调了这些佣人所冒的风险和他们的信心。要装满这六石缸水,是很大的工作量。把这水送给管筵席的,也要冒被当作无知而被羞辱的危险。另外,这些佣人也非常克己尽职,他们并没有在中途偷偷地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还是白水)

    2:9-10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那里来的,只有舀水的佣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注解:尽管在当时,基督耶稣是用超自然的手法行驶的这一神迹,我们却当从属灵的含义理解。古时,水常常会被用着形容人的情感世界。水养育生命,也可以用着比喻生命。《圣经》对酒的评价一般都是负面的,因为酒往往能乱性,醉酒往往被用于形容人的过犯。但婚宴的酒却是喜酒,是生命中最大的喜乐时喝的最好的酒。所以这段由水变酒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将人的一般情感世界,变成充满喜乐的情感世界。也可以理解为将人的生命变为充满盼望和喜乐的生命。)

    2:11 这是耶稣行的第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了他。

    人在生命中,也经历苦难,也经历成功。与神同在的人,不论是在逆境和顺境中,都能保持盼望和喜乐的心态。中国有句话,叫“知足常乐”,这个足,是满足的足。这句话的本意,是要人看轻物质世界的东西,知道“适可而止”这种满足。然而神启示我们,唯有神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的内心,并将我们的生命完全充满,并达到真实的满足。

    “耶稣变水为酒”的故事,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含义,本身就像美酒一样回味无穷。当时的婚宴中,那六口用于洁净的石缸并没有装水,说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忘记了神对圣洁的要求。将石缸装满水,象征着重新建立圣洁的标准和要求。《约翰福音》中接下来的经文也就是耶稣洁净圣殿的行为。所有石缸都一丝不苟地装满水,这是一种充分的准备。但真正变为酒的,却只是舀到婚宴上被饮用的。这象征着只有真正地为神做工并付出生命的,才能得到最美好的满足和快乐。这也象征着“得救”(被神洁净并救赎)与“成圣”(为神充分使用,并最终得到奖赏与冠冕)的区别。使徒保罗就在殉道前,将自己的牺牲形容为将酒从酒杯中倒出的祭奠。从大卫与歌利亚的争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区别。那次争战中以色列人胜利了,当时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得救了,但应当得冠冕的却是大卫。从约瑟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以色列全家靠约瑟在埃及地得救了,其中得最大奖赏的,是经历了各种考验和艰辛,并一直仰望神,与神同在的约瑟。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