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但韩琦对范仲淹这个提议却不以为然,认为根本没有调动军队的必要。韩、范二人在仁宗面前为此争执良久,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范仲淹为此忿忿不已,回到殿庐和韩琦继续理论,认为非增兵不可。韩琦徐徐言道:“如果范公认为必须增兵,那么我请求去河东,决不用朝廷一人一骑。”

    韩琦此言,把范仲淹给激的怒形于色。史书载:“范公色忿,欲再请对,以道公语,会杜祁公(杜衍)、富公(富弼)皆赞公说,卒不发兵,范公亦不以为忤也。”

    范仲淹被韩琦气的七窍生烟,愤然之下准备再次请见仁宗皇帝,把韩琦的话告诉仁宗,但杜衍和富弼两人也认为韩琦是对的,因此决定不发兵,而范仲淹也没有觉得这事是韩琦针对他。

    韩、范一次为国事产生的争执就此结束。

    宋仁宗庆历三年八月,韩琦在离开西北前线近四个月后,以枢密副使宣抚陕西,再次回到他曾经度过四年金弋铁马生涯的西北边陲。

    似乎上苍注定韩琦必须在西北这块饱经战乱、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再经受一次历练。韩琦这次到达陕西,所面对的不是西夏军队的扰边,而是一场因战争和持续干旱引发的散兵、流民暴乱。当是时,啸聚的起义队伍达数千人,在商、虢一带劫掠,且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历经千古、永远都颠扑不破的真理。当饥饿的魔爪无情地夺走人们的生命,死亡已经成为必然结局的时候,人们此时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造反。

    但不幸的是,数千年中国历史,揭竿而起的英雄们不在少数,而最终能成就一代王者霸业的却没有几个人。此时,啸聚商、虢一带的起义军首领张海、郭貌山,也正在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失败的英雄。

    关陕乱云起,饿殍望青天。

    原本,啸聚商、虢的起义队伍人数并不多,但后来又有范三、党君子、李铁枪等为首的小股义军前来会合入伙,起义队伍便迅速壮大,起义军在虢州(今河南灵宝)卢氏以东、洛阳长水(今河南洛宁西)以西的京西界流动,四处劫掠州县。

    如果说这支流民起义队伍,充其量不过一群为生计所迫的乌合之众、对宋帝国的政权构不成什么威胁的话,那么,另一支以光化军宣毅兵叛卒邵兴为首的起义队伍的加入,则从军事上给朝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邵兴的起义队伍一开始只有500多人,但一路到达商於(今陕西洛南东南)时,人数已经增加到了1万多人,并且在和官军的作战中,杀死了宋军永兴东路都巡检使上官珙。

    按大宋帝**法,凡一支部队丧失主将,士兵必须要承担罪责,这也是韩琦当初在陕西率兵,因官军屡次战败、主将多有战死之后,为改变作战时士兵不顾主将生死,只想自己逃命而着重修定过的,却想不到在这里起到了反作用。上官珙被杀,其部下士兵惧失主将,于是四下溃散,藏匿于蓝田一带的山谷间,不敢归队。而此时,商州铸钱场还有2000多名当初和西夏作战、因丧失主将被罚在这里做苦役的禁军士兵及一部分犯人。邵兴于是在商州一带到处张贴榜文,企图招诱这些禁兵入伙。

    邵兴此举用心险恶,商、虢、蓝田等州县官府很担心这些役兵会响应邵兴,发生暴乱,只好迅速向延州上报。

    然而,知延州的庞籍,似乎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没有半点思想准备,一时之间竟无所措置,拿不出任何应对的办法。也就在这时候,大宋帝国枢密副使、陕西宣抚使韩琦到达了陕西。

    做为忠诚为国的朝廷大员,韩琦自然是要维护大宋王朝的统治利益。由此,帝国一代栋梁之臣的睿智、果敢和沉毅,在处置叛军这件事上再次充分显露出来。

    根据当时的形势,韩琦深知:眼下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张海起义队伍,也不是邵兴手下的叛军,而是正在商州铸钱场服役的2000多役兵。这些役兵可是大宋帝国正规军队,不仅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还富有军事经验,一旦这些士兵受邵兴鼓惑,加入邵兴的队伍,那将在军事上对朝廷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韩琦果断采取釜底抽薪之计,切断了邵兴招诱铸钱役兵的途径。

    韩琦派人传话给铸钱役兵:你们原本是调派在沿边的禁军,即令各归原配守的州军,仍隶属原籍,现在就送你们去陕府,补充龙猛、龙骑所缺员额。

    韩琦免去了役兵们原有的罪责,不再给任何处罚,众役兵兴高采烈,各归本部,邵兴招诱役兵的企图就此彻底破产。而于此同时,韩琦又派侍禁黄琮、范迁带着宣抚司榜文,招抚上官珙余部散兵,告诉他们朝廷已经不再追究他们失陷主将之罪,命他们迅速归队,由此,这些散兵加入邵兴叛军的威胁也被排除。

    至于张海、郭貌山流民组成的起义队伍,韩琦则派出官军进行搜剿。正是韩琦迅速采取了这些应对措施,使得威胁最大的邵兴叛军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官军的巨大压力下,邵兴被迫率部向兴(陕西汉中)、洋(陕西洋县)一带逃窜,此后不久,张海、郭貌山、邵兴等部在官军围剿下相继失败,陕西起义烽火在韩琦努力下终被扑灭。

    然而,消灭叛乱的流民,只是割去了表面上的疥疮,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在于怎么才能让陕西百姓度过劫后余荒。由于当时持续的大旱,河中、同州、华州等十多个州军物价飞涨,大批饥民不得不东徒出关以求活命。而饥饿带来的灾难远甚于兵祸战乱,当时仅蒲、华、同三州饥民就达200多万。

    韩琦,这位忧国忧民的帝国栋梁之臣,继四川赈灾后,又一次面对着饿殍千里的惨烈。

    没有人能知道,当韩琦面对无数在饥饿威胁中挣扎的百姓时,心中有着怎样一种隐痛,韩琦一面采取措施,选派官员分赴各州县开仓赈饥,一面上书仁宗皇帝,请求朝廷委派专人,调拨陕西各地救灾物资,减免受灾地区赋役,一面又罢黜了一批办事不力的地方官员。于此同时,韩琦又对军队进行精减,裁去不堪征战兵员一万余人以减少军费,一面又修葺延州一带城池,严备西夏扰边。

    韩琦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努力恢复着陕西动荡不安的局面。但他却没有想到,正是他的这次陕西之行,竟会为日后和范仲淹再次产生矛盾留下了伏笔。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