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事实上,仁宗皇帝内心深处非常明白,自宋、夏交战以来,历任边防将帅无论才智还是远见,都难以和韩、范二人匹敌。韩、范二人无论攻也好、守也罢,攻、守都有一个明确目的,或许正因为此,尽管宋仁宗对韩、范二人做了降职处罚,但他们改任的职务却都没有远离战区。

    很难说仁宗皇帝当初在做出处罚韩、范二人决定的同时,没有同时为日后重新起用韩、范埋下伏笔。

    但促使宋仁宗如此快重新起用韩、范的原因,却和陕西安抚使王尧臣的建议、以及西北局势的迅速恶化有着直接关系。

    宋仁宗庆历元年八月,夏军攻克宋国河东路的丰州,继而兵临麟、府二州城下,河东路全线告急。麟、府二州宋军拚全力死守,城中水源告竭,以至到了一两黄金才换一杯水。虽然宋军在名将张亢率领下也小有胜果,但却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前线危急。宋仁宗不得不下诏从延州一线调兵,向麟、府二州增援。

    战局不利,西北前线的指挥官们又一次成了众矢之的。知谏院张方平率先发难,上书仁宗,把矛头直指司令长官夏竦:

    夏竦身为陕西招讨等使,四路军政统归其管辖,宋军不出则已,出则丧师必败。敌军不来则已,来则必胜得志,夏竦被元昊玩弄于股掌之间,蹙国损威,乞让夏竦回归本职,给他一座州郡,做为他保全自己之道吧。

    而此时,担任陕西安抚使,当年和韩琦同科,天圣五年进士第一名的王尧臣,在视察过西北前线局势之后,也向仁宗皇帝建议:韩琦、范仲淹二人,都是忠义智勇兼备之士,不应让他们只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

    也就是在王尧臣向仁宗皇帝提出这个建议后不久,仁宗皇帝接到了韩琦那份《鄜、庆、渭三州添兵将奏》。

    此时,似乎各种因素,都在迫使宋仁宗对前线军事将领重新进行一次调整,夏竦一直向仁宗皇帝要求解除自己的兵权;而陈执中,因为和夏竦尿不到一个壶里,也在此时向仁宗皇帝提出了同样要求。陈执中同时还向仁宗建议:军机大事,历来重视机密,现在前线有什么情况,都必须千里禀命,这对克敌制胜实在无益,最好是四路各保疆土。

    陈执中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希望把西北前线分成4个战区,各保一路。这和知谏院张方平罢免夏竦的要求也不谋而合,这终于让宋仁宗下定了对前线将领和军事部署进行调整的决心。

    宋仁宗庆历元年十月,仁宗皇帝下诏:夏竦判河中府;陈执中知陕州,并依照陈执中建议,划分陕西前线为泾原、环庆、鄜延、秦凤四路:

    以知渭州王沿负责泾原路。

    知庆州范仲淹负责环庆路。

    知延州庞籍负责鄜延路。

    知秦州韩琦负责秦凤路。

    四人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宋仁宗没有采纳韩琦在鄜、庆、渭三州增兵的建议,而是采用了陈执中分兵四路、各保疆域的意见。这种安排,实际上仍是各自为战,使宋军完全处于被动的防守态势,终于导致了宋军定川寨的又一次惨败。

    朝廷诏命既下,韩琦只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韩琦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奏请仁宗皇帝,调与自己志同道合,好水川一战因擅自发兵救援刘番堡而受处分,降为濠州通判的尹洙为秦州通判,再就是奏请撤换不懂军事的秦凤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李昭亮:昭亮本贵家子,生平未识行阵,今备边方急,岂宜居是任?宋仁宗接受韩琦奏请,将李昭亮调为永兴军总管。

    韩琦负责的秦凤一路,无论是现有兵力,还是战争物资储备,相比于其他三路都更为簿弱,做为战争的第一要素,韩琦不得不向朝廷请求增加秦凤一路的兵力。但此时,宋军的战线自丰州至秦凤路绵延2000余里,军队使用已经捉襟见肘,很难抽调,宋仁宗不得不考虑韩琦提出的招募土兵的建议。宋仁宗下诏给韩琦,让他从现有弓手中选择强壮者刺手背充军,或命名为保毅弓箭手,或另设立名称,并将这样做的利害关系迅速奏报朝廷。按宋仁宗的设想,还是想将这些兵和中央正规禁军有所区分,这样一是可以减少国家供养军队的耗费,二是可以避免因为充军引起不必要的民怨。但韩琦认为,当此战争之际,组建一支军纪严明的正规军队,远比民兵的战斗力要强的多,因此韩琦上书仁宗,详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有唐以前,兵出于民,之所以不用国家花钱供养,而战时还能冲锋陷阵者,是因为有着严格的军事纪律和一整套以民为兵的规章制度。自五代战乱迭起,法制规章颓丧废坏,不得不招募百姓黥面参军,由此产生了正式的军队。随着年代推移,这种充军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前代籍民为兵之事,都以为刺面充军之后能得一份俸禄,因此甘死战斗。我朝因循这一办法,更是广招正规军队,以安天下、以服四夷,随时应付突发事件,认为这是很好的办法而没有去更改。自元昊寇掠西鄙,这才从陕西战民为弓手,帮助军队防守,有警时则集结助战,无事时则重归务农。但这样的结果,却是弓手武艺得不到训练,制定的规章制度随意违反,甚至有父子兄弟、亲属朋友相互顶替,更有甚者雇人冒充、相互替代。而这种情况官府很难识别,每遇上州防御,很多人结众逃跑。因此各州郡空有人数,但如想倚仗这样的人去和敌人战斗,结果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臣之所以屡次请拣刺土兵,这自然是有祖宗的旧法,今天只刺手背,或者给予‘保毅弓箭手’等名目,终究是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分别。请以秦、陇州、凤翔府弓手黥以为禁军,每人给付刺面钱两千,不用再给其通常给予的例物。

    或许是韩琦觉得,当此战争之际,国家财政困难,非常时期除了刺面参军的两千钱之外,通常给予充军士兵的其他例物可以免掉,因此才向仁宗皇帝提出了这一点。然而韩琦这个决定却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高估了老百姓们的爱国情怀,以为人人都可以象他这样不计得失,尽忠报国。

    不知是仁宗皇帝没有看到韩琦奏折中这最后一句话?还是一时的忽略,宋仁宗批准了韩琦奏请,下诏从陕西弓手中拣刺充军,而一切招军例物,朝廷也如数照给。

    朝廷依例配发了给充军士兵的例物,然而,当三司重新检视韩琦奏折时,发现韩琦只要求人给刺面钱两千,不用给其它例物,居然收回了配发例物的成命,一切如韩琦所请。

    如果此前朝廷没有配发,那事情便也罢了,但是发了又收回,无疑将会使充军的士兵心怀不满,给扩军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韩琦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刻向仁宗上书:

    拣刺土兵,人人知道这是有利当今的事情,但之所以没有人敢向朝廷提出,都是担心万一生出是非,自己还要负责。臣不避数十万户之怨,提出这样的建言,幸而百姓群情贴然。但今数十万人所得之物又以臣的建议而取消,岂不取怨更深?指挥这样心怀怨愤的新兵去御寇建功将很困难。请按前次诏令,所有例物一律供给。

    宋仁宗再次接受了韩琦的奏请。

    韩琦陕西募兵之事进展顺利,在战事紧迫的形势下,扩充军队达185指挥。事实上,韩琦这次军队扩充,为日后帝国防御北部契丹挑衅,解决了西北军队不足之忧。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