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陕西前线指挥部接到了仁宗手诏,然而在讨论具体作战方案时,绝大部分人还是主张要稳妥防守。

    现在陕西前线指挥部的情况是:负责泾原一路的陕西经略副使韩琦为首,经略判官尹洙、泾州都监狄青等一批中、下级军官,主张集中兵力对夏军发起进攻,彻底根除帝国西北隐患;而负责延州一路的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主张先稳固防守,待时机成熟再主动出兵;而陕西最高指挥官、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夏竦,既倾向于防守,却又不想违背仁宗皇帝出兵的意见,同时又不想担起到底出兵与否的责任。因此,聪明的夏竦又一次玩起心计:他制定了攻、守两种方案,却派主攻的韩琦和尹洙带着两种方案赴京面呈仁宗。

    夏竦实际上是把攻、守的最后决定权交给了仁宗,但却派主战的韩琦进京,又向仁宗皇帝暗示了自己的倾向(尽管这种倾向是违心的,但要附合皇上)。

    宋仁宗康定元年十二月十六日,韩琦、尹洙千里超超、顶风冒雪赶回京城开封。

    仁宗皇帝对韩琦这位忠正、朴直的朝廷干城给予了热切关怀,诏令韩琦加迁礼部郎中,尹洙加集贤校理。不能否认,仁宗皇帝这个安排,是要在韩琦和范仲淹之间求得平衡,两人同为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在兼知延州时已迁为了户部郎中。

    十二月十八日,仁宗皇帝在崇政殿召见韩琦、尹洙。韩琦叩谢了仁宗皇帝加官晋级的恩赏,但却坚决辞却礼部郎中一职。韩琦坦诚地对仁宗皇帝说:臣因西北军机大事,没得到诏命就赶回京城,如果因此侥幸加官进秩,必将不容于天下士大夫议论。

    没有人知道,当仁宗面对韩琦坚辞这份恩赏时,心中是怎样一种感慨?这就是韩琦,一位坦荡无私、忠贞为国的栋梁之臣。

    宋仁宗审阅了韩琦带来的攻、守两策。

    尽管仁宗皇帝十几天前还下手诏,切责西北前线不肯出兵,并让他们确定出兵日期,然而,当真正到了让他决定是否出兵的这一刻,这位缺乏主见的帝国天子,却又很难下这份决心了。仁宗把攻、守两种方案交给中书和枢密院,让他们仔细讨论,这实际上已经表明,激动过后的宋仁宗,已经从当初的出兵冲动中恢复过来,恢复了他优柔寡断的本性,对是否出兵产生了动摇。

    和西北前线将领攻、守两种意见争论不下一样,帝国中央内阁对究竟是攻是守也是各执一端,争执激烈。

    枢密副使杜衍认为:仓促出兵,侥幸冒险,不是万全之策。

    翰林学士丁度也上书认为:目前宋军士气沮丧,如果再深入敌境,穷追巢穴,势必要千里运粮以供军需,用士兵们的生命去冒险以快一时之意,不是上策,并举出历史上唐王朝例子:唐建都长安,天宝年以后,唐失河、湟之地,泾州西北从此不开,京师和敌境相距不过500里,唐以重兵屯驻严备峰火,敌寇虽时有侵扰,但终没有发生严重事件,而我朝太祖皇帝时,疆场之任也没有派大将,只是选派了有才智的官员在边陲休生养民、以德治边,边境也由此安定近20年。因此为今之计,莫若谨亭障、远斥堠、控扼要害,为制御西夏之计。丁度又向仁宗皇帝呈上他写的《备边要览》,从地理、马匹、军队作战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宋、夏对比,结论:宋军不占任何优势。

    主攻主守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枢密副使杜衍激动之下,甚而以辞职相挟。

    但是,宋仁宗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采用攻策。

    此时,韩琦、尹洙为这一结果,已经在京城等了近10天。

    在现有史料里,没有找到韩琦面见仁宗时,都向仁宗皇帝说过些什么的记载,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韩琦此次回京,一定向仁宗皇帝阐述了自已主攻的理由,并提出了鄜延、泾原两路出击的作战方针,坚定了仁宗皇帝采取攻策的信心。

    然而,韩琦还是忽略了宋仁宗是个软耳朵皇帝的现实。

    宋仁宗决定采用韩琦的攻策。

    康定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仁宗皇帝下诏,命鄜延、泾原两路于次年正月上旬同时出兵,进攻西夏,争取以最短时间彻底消除帝国这块心病。同时下诏从开封府、京东、西路、河东路征集五万头毛驴,以供向前线运输军需物资。

    宋仁宗决定了出兵日期,并将此诏命下达前线各战区。韩琦、尹洙立即冒着严冬透骨的寒冷,昼夜兼程赶回陕西前线。距出兵日期只有不足半个月时间了,韩琦必须尽快为即将到来的出征做好准备。然而,韩琦却再也没想到,就在他和尹洙在归途上顶风冒雪的时候,京城温暖的皇宫大内,胸无定见的仁宗皇帝在看到范仲淹送来的奏折后,业已推翻了几天前他做出的出兵决定。

    鄜延前线的范仲淹早就料定,前线指挥部虽然制定了攻、守两策,但夏竦派韩琦、尹洙这两个主攻的人回京面见仁宗,韩琦必定会鼓动仁宗采用攻策,而软耳朵没有主见的宋仁宗也一定会被韩琦说动,可是范仲淹却没有想到,宋仁宗定下的出兵日期竟然会是这样的急促。

    事实上,范仲淹也并不是要一味的防守,这一点他和那些只想被动防御,想靠时间岁月拖死元昊的人有本质不同。范仲淹之所以不主张现在出兵,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那就是范仲淹始终没有放弃招安的策略,想以招安让元昊重新归顺朝廷。在范仲淹看来,只要帝**事上有着稳固的防守,让元昊占不到什么便宜,那么夏军经历几次挫折后,元昊就会心灰意冷。大宋国力虽然捉襟见肘,但西夏的国力和大宋帝国相比还是不行,元昊,是经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因而范仲淹在延州所有的军事部署,诸如命种世衡修青涧城,挡敌军入境要冲;在边境大兴营田;开放百姓互市贸易等,都是围绕着招抚这一中心目标来部署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军事战略上看,很难说范仲淹招安元昊的想法有什么不对,然而这却只能是范仲淹自己的一厢情愿,范仲淹忽略了元昊并不是漫无目的扰边,而是元昊发动这场战争,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大夏帝国千古伟业,这就使范仲淹招安元昊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