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岁月的年轮转到公元1027年,也就是宋仁宗天圣五年。这一年,20岁的韩琦和哥哥韩璩一起赴京城开封,参加朝廷吏部考试。这是韩琦踏入他后来50年仕途生涯的辉煌起点。此时大宋王朝自公元960年太祖登基,立国已近80年。
繁盛的帝都开封,以她独有的绝代风华,迎来了天下无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汴梁城“扬柳岸,晓风残月”美景下,也上演过多少青衫愁苦、红粉怜才的悲剧、喜剧,有人金榜题名,有人梦断京华。巍峨皇宫和琼林御宴延续着的,是学子们永远也扯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或者,又是出于对韩琦其人的崇敬,要么,就是某些被考试压力弄的偶然灵魂出窍的考生平空臆想,反正就在大家即将参加考试之前,围绕着韩琦又生出了一桩奇异的故事——
在和韩家两兄弟一同到开封参加应试的学子中,有一位叫元绛的叔侄二人,这个元绛后来在神宗皇帝时也算是一个人物,曾官至参知政事(宰相)。
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捉弄人。眼看考试日期日趋临近了,元绛的叔叔竟然时运不济,身染沉疴,昏沉沉病倒在了客店。这一日,元绛叔叔从昏睡中醒来,惊异万分地向大家述说了他在昏睡中看到的一个情景:他说自己冥冥中好象走进了一座殿阁森严的府衙,飘忽之间,看见中间一座殿堂,门额上有“侍中府”三个大字,而四周殿阁重重,寂然不见人影,他悄悄跑过去向堂中窥视,看见墙上排列的都是人名,依次是赵普、丁谓、冯拯、韩琦,这些名字都用灿烂夺目的黄金做成,上面蒙着绢质的青纱,高贵至极……
元氏做的这个梦在当时参加应试的考生中传播很广,但那时朝廷的考试还没有进行,而韩琦也只是在馆舍中闭门读书,不象其他学子那样相约一起,秦楼楚馆,吃酒对诗,因而人们并不知韩琦为何许人也。后来考试结束榜文贴出,韩琦名字赫然高中一甲第二名,人们这才相顾惊叹:这不就是元氏梦中所见之人吗?
我们不用探讨元氏这个梦境的真伪,也无须考证当时韩琦在众多应试学子中是否真的不为人知,但元氏所说的“侍中堂”,却有必要在这里作个解释:
“侍中”这个职位,是宋代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其职责是和皇帝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审理中外用度出纳,负责皇帝的出行礼仪等工作,这个职位通常只有皇帝最为亲近的大臣才能担任。自宋王朝建立,因侍中这一职位太过显赫,很少真正为大臣除授此职,虽然也有以其他官职兼领的时候,但也只是不做具体工作的虚职。而元氏梦中看见的赵普、丁谓、冯拯这三个人,恰恰是获授真“侍中”一职的几个人,哪一个都威名赫赫深得皇帝倚重。
赵普,字则平,这是当年和太祖皇帝一起挣下大宋万里江山的功臣。赵普为宰相,太祖皇帝视其为左右手,凡国家政务事无巨细必和赵普商量。赵普辅弼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太保兼侍中。
丁谓,字谓之,以“天降符书,国家祥瑞”怂恿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深得真宗信任,真宗死后,章献刘太后奉仁宗登基,垂帘听政,丁谓进封司徒兼侍中。
冯拯,字道济,真宗时为相,官职也到司空兼侍中。
考据宋朝历史,自太祖皇帝立国,到韩琦被宋神宗授侍中一职止,真正担任“侍中”这一职务的也就是赵、丁、冯、韩四个人。而更令人惊叹的是,除丁谓之外,赵普、冯拯、韩琦三人均封魏国公。
天圣五年的京试,打开了韩琦以弱冠之年步入仕途的大门。
从某种概念上说,高中一甲第二名的韩琦日后受到仁宗皇帝重用,并在多少年后成为大宋王朝辅弼重臣,除了他自身具备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优秀素质之外,和他考中进士的时机也应该有着一定的关系——天圣五年,是年青的仁宗皇帝继位后第一次单独对荟聚京城、即将踏入仕途的精英们进行殿试,而无巧不巧的是,当殿堂官唱名至一甲第二名韩琦时,恰逢太史官进殿奏报:天空出现了五色祥云。
呵呵,这片突如其来的五色祥云,无论对大宋帝国,还是对年青的仁宗皇帝来说,都是一个极为祥瑞的预兆。很难说年青的仁宗皇帝对自己第一次脱开章献刘太后阴影,接受举子们朝圣时出现的这种巧合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毕竟,身边没有了垂帘的刘太后,眼前这些科场精英都是地地道道的“天子门生”。
章献刘太后,即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
应当说,章献刘太后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杰出女性政治家之一,但在中国著名公案小说《包公案》及各种戏剧舞台上,刘皇后却被后世文人墨客品着香茗、玩弄生花妙笔,混淆成了一个心性毒辣、不择手段的坏女人。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几乎在中国人心中铸成了一段如山铁案。然而真实的史实却是:刘皇后尽管将宸妃李氏的儿子(后来的宋仁宗)据为了己有,但却从来没有拿一只剥了皮的血淋淋猫尸去换太子,也没有把李氏赶出皇宫,更没有后来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在寒窑遇皇后、及李氏回宫后的打龙袍,尤其,在李氏生下仁宗皇帝的时候,她的身份还根本不是什么宸妃。呵呵,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花点儿笔墨,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重新颠倒回来:
史书上说章献刘皇后出身微贱,但其实人家原本也是将门之后好不好。刘皇后原先家在太原,后来迁到了四川益州,其祖父刘延庆在大宋王朝之前的晋、汉割据政权中,曾官至右骁卫大将军。刘皇后父亲刘通,也在宋王朝做过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剌使,后来死在了随太宗皇帝征伐太原的路上。据说刘皇后母亲怀刘皇后时,曾经梦见一轮皎月入怀,这个美丽、浪漫的梦境,或者说上苍给她的这个美丽暗示,本该预示这个女孩儿始终生长在蜜罐儿里,但事实上,这位后来大宋王朝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幼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命运却都充满了不幸、坎坷。
刘氏襁褓中便失去了父亲(这一点比韩琦更甚),从此开始了在外婆家寄人篱下的生活,直到她后来成为了蜀中一名很会打鼓的女乐(就如今天的架子鼓,高手打起来行云流水,那架势真的很好看呢)。刘氏的命运注定要和那个后来把她带到京城开封、名叫龚美的四川银匠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是龚美把刘氏带到京城开封;亦或者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宋真宗赵恒没有兼领开封府尹,那么中国历史上这段“狸猫换太子”故事,后人根本没有一星点儿编造依据,中国戏剧舞台上也将少一出精彩绝纶、百看不厌的大戏。然而一切的一切却都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宋真宗以太子身份领开封府尹,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蜀中的女孩子大都色丽心慧、才艺俱佳,于是便很想找一个蜀姬来寻乐。而当时的龚美谋到了为官府打造银器的工作,正时不时出入于开封府衙之内。或许是太宗皇帝家教太严,抑或是太子赵恒担心他花心的事儿受到大臣非议,反正,皇太子没有让官方教坊去寻找蜀姬,而是悄悄的把这事儿委托给了来自四川的银匠龚美。
对于龚美来说,太子的这个委托实在是天赐良机,因为他家中现成就有一个年方十五、如花似玉的绝色佳丽,于是龚美悄悄把刘氏带进了东宫,而刘氏,也以她毫不夸张的美貌和才艺,分分钟把太子赵恒斩于了马下,太子赵恒竟从此视其余佳丽如弃履,只将刘氏一人夜夜宠幸专房。大宋帝国最高权力殿堂的第一扇大门,就这样悄然为刘氏打开了。
然而,命运之神似乎不想眷顾这个女人,抑或是年轻、不谙世事的刘氏仗恃有太子的宠爱,得罪了她不该得罪的人,刘氏遭到了太子乳母的激烈反对。乳母于是跑到太宗皇帝那里告了一状,当然主语中肯定会添点油、加点醋,于是宋太宗龙颜大怒,立命太子把刘氏赶出东宫。父皇的严命不可违,也不敢违,但太子赵恒心中却是一百个不愿,于是便阳奉阴违,悄悄把刘氏安顿到了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且借别人家的金屋藏娇。
公元997年,太宗皇帝龙御归天,太子赵恒继位,是为真宗。
多情种子宋真宗甫登大宝,便把刘氏接回到宫中进封为美人因为刘氏没有其他宗族,真宗皇帝便下诏龚美改姓刘,让刘氏以刘美为兄,直到这时候,这位母亲当年梦月入怀而生的女人才真正到了出头之日。
但是,如果我们就此把刘氏看做是一个靠着色相才攫取了帝国最高权力的邪恶女人,那不仅是对这位杰出女性政治家的亵渎,也小看了宋真宗做为一代帝王应有的政治头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宋真宗,怎么会糊涂到无视众多大臣反对,一意孤行坚持把“出身微贱”的刘氏立为皇后?
真宗皇帝连同刘氏在内,先后有过三位正式妻子。
第一位妻子是大宋一代名将潘美的女儿,在后来的文人墨客笔下,潘氏也是一个心术不正、陷害忠良、善于媚惑皇帝的坏女人。但这位潘氏同样是被后人肆意诬陷的无辜者。历史上的潘皇后红颜薄命,早在真宗当皇帝之前就病死了,只活了22岁,她“章怀潘皇后”的封号,是真宗继位之后才追封的,后世文人极尽泼污泥浊水之能,若潘氏地下有知,只怕变为励鬼也要追讨索债,争回自己清白。
真宗第二位妻子郭皇后(即章穆皇后),是大宋宣威南院使郭守文的二女儿。这门亲事是真宗做太子时太宗皇帝为他聘下的。真宗继位,封郭氏为皇后,她也是真宗皇帝第一位名符其实的皇后。但可惜郭皇后也是天妒红颜。宋真宗景德四年(1072年),郭皇后在随真宗赴西京的路上病死,年仅32岁。
郭皇后去世,大宋帝国内庭少了“母仪天下”的主宰,终于为刘氏提供了入主后宫的机会。应当说,宋真宗下决心让“出身微贱”的刘氏入主后宫、母仪天下,和刘氏在宫中做的一件事有着莫大干系——刘氏自始自终把真宗皇帝的老儿子赵受益(即宋仁宗赵祯,李氏所生)视如亲生,倍加呵护,请问世上还有哪一种爱,能比父母给子女的爱更伟大(呵呵,不排除刘氏想着母以子贵哦,刘氏自己没有儿子的)?
大宋帝国到了真宗皇帝这一代,子嗣凋零已经成了皇室最大的心病。真宗先后有过6个儿子,但都没有能长大成人,只有郭皇后所生的次子赵祐幸存下来,宋真宗曾想立其为太子,但不料这唯一的儿子在9岁时又染病身亡,这个赵祐,就是后来仁宗皇帝亲政后追封的“悼献太子”。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