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弹丸小国 !
应经武只是点点头道:“末将不敢,是将军您愿马借给我,所以才能把他给射死。”
“你就别谦虚了,我赵布必定要把这功劳上报上去。”
而此时,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都冲了上去,第二军从两翼出击,很快就要包围敌军,可是文国军队,犹豫第一次打这种硬仗,所以士兵们比较猥琐。故而,强盗们还是有机会逃脱。如果是经历过几次战阵的部队,现在就已经迅速的将这群贼寇团团围住了。
此时的方平也已经惊呆了,他听闻强盗里面最猛的老虎已经死了,顿时就吓傻了。这老虎非常能打,曾经自己带着他与其他帮派火并时,50个人都被他一个人给斩了,结果现在带着一堆人的他竟然死在了文国的军阵里。这文国,果然如同马胜所说的一般?不,我不能回去,回去之后地位肯定一落千丈,甚至马胜会当了大当家。
“不准跑,都给我上,他们人没我们多,你们都别跑,给我上。”方平愤怒的大喊着,顺带着还砍了一个从他身边逃跑的手下。
一个头目过来劝阻道:“大当家的,还是快跑吧,等官军攻过来,可就跑不了了。”
“为什么要逃跑,我们人比他们多,你们的武器都花了那么多的钱,凭什么打不过,给我上,都给我上。”
“大当家,您就别喊了,弟兄们这会都乱。。。”话还没说完,这头目就被方平给砍了腹部,顿时口中的献血一把吐了出来,这头目死的死的时候,满脸疑惑的看着大当家的。自己好心劝他走,为什么会换来他把自己给砍了呢?这不公平,不公平,其他人跑只有自己来劝他,明明自己是对他最忠心的啊!带着这心中的咆哮,这名忠心的头目就这样倒在了方平的身边。
此时方平已经失去了理智,愤怒的指挥着小弟们上,而刚才围在方平旁边的头目,看这方平把一直以来对他言听计从的狗子都给杀了之后,对他顿时感到了失望。也不再和他说一句话,在他身后不声不响的离开了。这些头目们可清楚着呢,官兵马上就把这里围住了,到那时候谁也跑不了,不如趁现在还有机会,直接跑得了,这个疯子不需要权他。
“杀,都别跑,你们还是男人吗?”方平已经在大喊着,可是他只是砍了几个逃跑的小弟,没有杀一个文国士兵,也不知道他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而陈布衣此时正在犯愁,他觉得自己的第二军很失败,第一军都已经创建了这么好的条件,自己第二军却没有完成包围,自己这样,肯定会让陛下失望的。就在这时,陈布衣看到在人群中大吼大叫的方平,抓来一个强盗问道:“我且问你,那个大吼大叫的人,是谁?”
那强盗已经被吓傻了,一看不是杀自己,而是问话,赶紧说道:“那,那个是我们大当家的。”
吩咐人把这个强盗给抓住后,陈布衣对旁边的几个人道:“你们几个,跟我来。”然后就一个人拿着剑冲向了方平,陈布衣是将军,所以只能拿剑。这剑平时也不杀人,只是用于指挥,但是这不代表着,陈布衣的剑就不锋利。
零零散散的抵抗,想阻挡住陈布衣,陈布衣是一剑一个,把那些顽固的贼寇给杀死。而方平见陈布衣来,而且看打扮还是个文国将军,杀了这么多自家人的他,也已经杀红了眼,见了陈布衣就提刀劈砍上去。
陈布衣举剑相迎,方平毕竟是混江湖的,也有几分本事,把陈布衣弄的不能还手。陈布衣是越打越着急,自己用剑,根本就打不过眼前这人。
正在此时,陈布衣看到这方平身后有一杆长戟,陈布衣心生一计,他是一剑就朝着那方平的脸庞刺去。心想着这样他肯定会收回刀防守,那知此时方平已经杀红了眼,根本就不管刺过来的剑,就是要拿刀砍这陈布衣的脖子。
陈脖子先怂了,自己这大好时光怎么能跟你换命呢?赶紧扔了剑就向那长戟翻滚而去,可惜还是慢了一步,他的背被大刀劈中,如果不是有青铜铠的保护,估计直接就把他骨头给砍出来了。即使这样,还是把陈布衣的铠甲劈开,划出了一道伤口。
陈布衣自然知道自己的后背被砍了一刀,他忍住不发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自己可不能被他给带着去了阎王那里。忍痛拿起地下的长戟,陈布衣心里就有底了,自己虽然不太会用剑,但还是会用长戟的。
正得意时,那方平的大刀又是劈开,这个时候,武器的长度优势就出现了。陈布衣向后走了一步,长戟向前捅向方平的喉咙,方平的大刀此时根本够不到陈布衣,只有再上前一步才能砍到。杀红眼的方平此时清醒过来,自己这是要死了,果然那陈布衣向前一用力,就挑破了方平的喉咙,一代枭雄,算是枭雄吧,至少兵佣00来人。总之,一代枭雄,就这么死在了一个文国将领手上。
而此时的战场,自不必多说,已经成了一场单纯的屠杀,贼人们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此时赵布见大事已定,便骑着马到了文叹身边,然后就下了马来说道:“陛下,臣此次失利,没有成功的围歼贼人。”
文叹一听笑道:“赵布,孤觉得这就不错了啊,假如是以前的军队,估计现在我们会和敌人打成平手甚至被打败。但这次我们文国可谓是大胜啊,我看文国士兵们,都比以前勇敢了许多。”
这句话是文叹的心里话,文国士兵们这次和强盗们的战斗,让文叹明白了有编制的军队,和强盗们的差别。文国士兵们的行动,都有具体的步骤,都知道如何打。而那强盗们,则离得非常远的距离时就冲锋,本来兵器就不如文国士兵,文国士兵又以逸待劳,又如何能不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