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碧空 !
李雪鳞立刻明白了这一瞬间的含义——在不大的泰清殿里,同时诞生了两个独裁者。一个自然是被接纳进皇族的他本人。另一个是已经对权力不陌生的小皇帝。剩下半个是在前提限定的条件下代皇帝统治朝野的李毅。可叹这个新任晋王既没有乃父的魄力和眼界,想不择手段又不具备李雪鳞的狠辣。一味蛮干的结果是对傀儡依赖太过,反而把自己给套了进去。
经这么一闹,小皇帝像是一下子大了好几岁,举手投足间都不再是小孩子家不知轻重的样子。他早已没了接待外族“使者”的念头。扫了仆固等人一眼:“吐谷浑王世子远来辛苦,但今天不是吉日,不宜行朝贺的大事。改日朕召你了再进宫吧。另两位少年可汗也是如此。先跟着渤海郡王回去,听候传召。”
现在连傻子都知道了他们几人是和谁一伙的。耶律宏也不想自讨没趣,赶紧拉着阿史那闪到渤海郡王李雪鳞身后,恢复司令官亲卫队员的本职工作。只有仆固德润仍是天塌下来也笑嘻嘻的样子,不顾小皇帝脸色难看,自顾自呈递贺表礼单。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只要将这些礼物送出去了,朝廷再怎么样也不至于立刻就下手杀了来称臣的番邦使者。
“对了,陛下,这儿还有望远镜一副,万花筒一具,精制骑兵全副装具一套,辽东大珍珠百颗。是蓟……渤海郡王为庆贺陛下登基六年送上的礼物。”仆固德润见小皇帝脸色稍霁,趁热打铁道,“金银都是俗物,王爷为了选这些东西可花了不少心思。望远镜、万花筒都是王爷亲手所制,珍贵非常,世上也没几具。骑兵装具是因为答应了要帮朝廷训练精骑,先送来让陛下看个样子。日后给朝廷的就是这种精制品,比王爷自己用的都要精良。珍珠想来宫中不缺,但辽东鄙陋,实在也没别的东西了。王爷说,若陛下觉得看了腻味,不妨磨成粉入药,倒能明目清火,保龙体安泰。”
被仆固德润的满脸春风和一张巧嘴敲过边鼓,小皇帝扳着的脸放松下来。老气地点点头:“有劳各位费心。贺礼朕却之不恭,就收了。待会儿自然会有赏赐。”
李雪鳞接着话茬叩谢了皇恩,赶紧告辞。小皇帝也没有一丁点挽留的意思。转身就走入内宫。那儿他最牵挂的人还不知怎么样了。
因为殿上的风波,一路上对他们怒目而视的侍卫倒有不少,但不再有拔刀来索命的。李雪鳞等人经过一番斗智斗勇都已经心力交瘁,只是勉强走得不会看起来很狼狈。直到走出宫门,两扇朱漆大门在身后轰隆合上,渤海王这才感到了一阵后怕。
“我总觉得今天这事有些蒙混过关?”仆固搔搔头,苦笑道,“您该不会说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吧?”
“偶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原本可以不必这么匆忙。只要能在路上拖一个多月,今天的事就不会是偶然。打乱敌人步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受到了影响。”
“让敌人为所欲为的风险更大。”
“……好吧,您说的没错。至少结果很好。结果好,一切都好,这是您常说的。”
“啊……没错……”李雪鳞突然觉得这种提法似乎值得商榷。至少他现在感觉并不算好,尽管得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宫门口停了两辆马车。一辆蒙着紫缎的李雪鳞认识,是晋王上朝用的。另一辆用彩锦装饰的他虽然不认识,但从护卫的“家丁”都是熟面孔就可以推断出这是借自谁家的。
齐楚和王九郎到底是能信得过的游骑兵,办起事来还真不含糊。
李雪鳞走到扶着李毅,正要上马车的晋王身边,歉然道:“王爷,对不住,这事最后还是连累到你了。”
“这都不算什么。我已经没了王爵,‘王爷’之称再也休提。阳朔,老夫履行了诺言,接下来就看你了。”
“以我的军旗起誓,我李雪鳞会遵守约定,绝不挑起与大夏的战争。”
晋王欣慰地点点头。他领教过这些军人对那面旗帜近乎疯狂的崇拜,李雪鳞郑重以军旗立誓,正式程度远远高于虚无缥缈的皇天后土。那是真心实意要履行承诺了。
李雪鳞早就不会因为骗人而内疚了。但这次例外。他确实不会挑起战争,因为渤海郡国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内战不可避免。没有哪个政权会在统治基础受到威胁时无动于衷。
但是哪怕聪明如郑太师和晋王,对于这一层也还毫无察觉。从小生活在一个固定框架内的人,无论多么杰出,也罕有能突破成规看问题的。如果他们知道李雪鳞的打算,只怕在燕州就已经派人杀了他,哪怕拼着半壁江山化为焦土打十年抗战。再怎么说也好过大夏国将不国。
“王爷,你……如果在这边不如意,不妨到我那儿去散散心?”李雪鳞从颈中摘下个精钢哨子塞在晋王手中,“万不得已时请用这个。”
晋王看了他良久,那支李雪鳞用来集合军队的精钢哨子也在手中捏了良久,最后还是默默收了起来。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他早有预感。两相比较,虽然李雪鳞和李毅做的事在他看来都可归为扰乱朝纲,但亲生儿子下手狠毒,李雪鳞却在最后关头还给了他一个护身符。
李雪鳞不愿再继续留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向晋王道过别,跳上马车。他并不吃惊地发现车里已经有了一个中年男子在等着。
精致的穿着,良好的保养,雍容的气度,再加上和他见过的二胡颇有几分相似的面孔。只一眼,李雪鳞就判断出了对方的身份:
“晚辈见过胡令公。”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
隆重推荐《万里大宋》(28689),能认可本书的人肯定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