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 平阳公主传 > 第51章 风流惹祸

第51章 风流惹祸

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平阳公主传 !

    李钊安下心来,对妹妹的眼光和胆识也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两兄妹有了心照不宣的共识,李钊从事还是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并没有因为长兄得到了封赏而不悦,让一些原本打算看侯府笑话的人失望不已。他趁此机会,借着圣旨之意,多次向齐国侯手下的老属下们请教雁门驻军的事宜,每次都是满怀感激地说道:“圣上因为小将驻守雁门的微薄之劳就赐给抚北将军的殊荣,小将只能竭尽全力、万死不辞回报圣上的恩典。”并亲自上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一番作为下来,李钊在雁门的声望又提高了不少。

    德昭对哥哥的做法赞叹不已,二哥为人极会变通,但是身上仍有一股傲气,才会有时吃暗亏,现在肯听自己的劝解,以后这侯府内的形势势必会发生变化。

    李钊对妹妹佩服的很,也对祖父对妹妹这些年的教养羡慕不已,虽然妹妹年幼,但他暗暗决定以后有事情与德昭商议后再定。德昭也建议他经常写信跟祖父讨教,祖父肯定非常乐意。

    李钊原本与李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幼年时候虽然也在他身边待过几年,一来年纪还小,李昺又忙,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触;二来包括李钊在内的众小辈觉得李昺不辞颜色,都对他敬畏有余,亲近不足。李钊听了德昭的话,抱着试试的念头给李昺写了信,这次不是单单的问候,也恭敬地向李昺请教了一些问题,并表达了濡慕之情。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齐国侯回府的同时收到了李昺的回信,随同这封信来的还有李昺多年的幕僚范先生和两封带给齐国侯和李罘的信。

    李钊既然心中有了主意,也不去分神注意齐国侯凝重的神色,只管寻到德昭,见齐国侯兄弟和范先生进了书房密谈,兄妹两人也去了李钊的院子自去看祖父的来信。果然,李昺不仅详细地回答了嫡孙的问题,还对目前他的处境表示了安慰,李钊原本还有些忐忑,如今看到祖父的来信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也有了与妹妹玩笑的心思。

    他将祖父的来信小心翼翼地收到了一个檀木匣子里,放到了一个暗格子里,做完了这些,拿起茶喝了一大口,懒洋洋地说道:“那几箱子珠宝古玩我让南风给你搬到小库房了,有时间你那些出来镶几套头面。”齐国侯许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将这次围剿得东西挑了顶尖的给李钊送了不少。

    见妹妹想要开口拒绝,他摆摆手道:“我留着也无用,看着还心烦。”

    德昭笑嘻嘻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呵呵”齐国侯这次也送了几箱东西给长女,这好东西嘛,谁也不会嫌多。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齐国侯李罡在与范先生长谈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既没有大宴宾客,也没有看出对长子的封赏的喜悦之情。

    这段时间里,三公子李钧借机闹出了不少事来。

    李钧本以为这次父亲带自己前往剿匪,也能挣个一官半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说好听点是齐国侯的三公子,但其实只名头响,只是个白身。他小时候嫌练武累就去读书,读到现在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没想到自己和母亲好不容易说动了父亲带自己前往娄烦,结果最后除了几箱珠宝外什么都没得到。他自小受段家的供养,段家身为皇商,这几项珠宝在他眼里不算什么。更让他不平的是一起去的大哥却因此被封为了左将军,他可记得接到圣旨后,大哥身边的小厮得意说道,这左将军可是仅次于侯爷。若是这大哥有些真本事那也就罢了,就如同他那嫡二兄一样,自己也就摸着鼻子认了,但这军功明明都是父亲替安排好的。就说那次擒获匪首,对方都是瓮中之鳖了,父亲才让大哥带兵前往。不过这大哥也够狠的,几百人的脑袋说砍就砍了,还觉得自己是杀一儆百呢!他可是偷偷听着父亲手下的几个将官讲过这是过犹不及,要知道那几百名流匪里面还有不少妇孺呢。

    李钧越想越觉得憋屈,也不愿意待在侯府里,每日不是带人去打球跑马,就是喝茶听戏。段氏见他不开心,她对齐国侯这次行事业颇有微词,也不拦阻儿子。齐国侯那里没怎么听到风声,也没人报到他那里,直到有一天李钧和几个当地官员的子弟为了一个青楼女子大打出手,不仅将女子抢回了侯府,还将跟他争夺的几个官员的子弟打伤了,其中一个还是雁门郡守的独子。

    这雁门的郡守姓王,单名一个谦字,王郡守为人圆滑,这几年与侯府相处地还不错,特别是李珏姐妹经常与他膝下的几个女儿有来往。他一共有四个女儿,却仅有个儿子,又是老来得子,不免宠溺了一些。

    这王公子名讳王诚,是城内玩乐的高手,他与李钧因着两家的缘故也还有些交情,不想这次两人同时看上了一个青楼女子,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只要两人都同时说几句客套话就没事了。但那青楼的女子是个心大的,见同时得到郡守家的公子和齐国侯府的三公子青睐,就有了些想法。她想着王诚此人本就是风流成性,他要了自己不过是图一时之乐;李钧虽然也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齐国侯府本身就是个金光闪闪的招牌,更何况这李三公子的二哥还是名动天下,英俊神武的开阳公子呢,即使自己跟了三公子,但是能远远看一眼开阳公子也就满足了,运气好的话,后面的事情也说不定呢。

    这女子定下了主意,就对王诚冷淡了些,这王诚也是众人捧在手心里长大了,见一个青楼的女子瞧不上自己,心里的火就上来了,他喝了几本酒,就把女子往自己这里拽,那女子泪眼涟涟地向李钧求救。李钧本就是借酒消愁,见王诚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觉得对方也是在嘲笑他无用,他也毫不想让。两人吵着吵着,也不知哪一方先动了手,就打了起来,双方带的人都不少,这一打几乎把这青楼拆了,事情就闹大了。

    官府的人赶到后,谁也不敢带走,就想息事宁人,叫人给两家送信。

    两人的家里很快得到了消息,来的都是总管,将两人接回了家,李三公子豪气地将那女子也带走了,老总管劝了几句,见他不听,也撒手不管。没办法,这青楼之地,主子们谁也不好意思来。不过不同的是,王家的主事之人王郡守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李家的李罡侯爷则是在城外军中,李二爷李罘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立马抽身就出门了,他才不想管这烂摊子事。李钦、李钊、德昭都在各自的军中。剩下的都是女眷和小孩子,除了总管来也别无他法。

    徐夫人也早早知晓了此事,李钧早已搬出了芳华院,现在跟李钦、李钊一起在侯府外院有自己的院子。她也不管别的,只在李钧带那女子进到侯府的时候,派人传话:“侯府中不许身份不明的人登门,再有下次,扭送官府。”

    那女子立即依偎到李钧怀里哭啼不已,李钧软玉温香,本来有些后悔,又霎时心软了,只好将她安置在芳华院自己旧时的屋子里。

    段红灵知道后大怒,她这些年来在段老夫人耳提面命下,对豪门世家的规矩了解了不少,晓得越是高的门第越是忌讳家中子弟与青楼女子有粘连。齐国侯府可是雁门最尊贵的门第,现在儿子居然把人带到家里来了,她耐着性子跟李钧将道理,李钧梗着脖子就是不同意把人送回去,言道了若是真送回去了,他以后在这雁门也没脸出门了。

    母子两人正僵持着,李珏姐妹冲了进来。当先的李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对着母亲和哥哥就是一通埋怨:“哥哥,你把这样的女子带回家来与我们姐妹共处,我们以后的闺誉还要不要了?我们以后还能出门吗?”又转头埋怨段氏:“母亲知道哥哥这样顽劣,也不拦着,现在我们姐妹可如何是好?”

    李瑕见母亲有些不悦,连忙道:“母亲,哥哥这样行事,会让人背地指责我们侯府教养不够,以后对哥哥在外行事非常不利。”

    段氏虽然觉得儿子才是自己的靠山,但是这几年李珏姐们在齐国侯面前得宠,自己也得了不少便利,当下怒道:“叫人速速将那人卖得远远的,她的身契呢?”

    李钧见一向有求必应的母亲也生气了,心中发闷,他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公子,哪知道青楼女子还要身契,只好闷声答道:“没有带回来。”

    段氏顿时觉得头痛了:“来人,将那女子速速送出去,不拘哪里,只要远远的。”

    那女子还在李钧房里暗喜,觉得傍上了一个大靠山,正坐着当贵妇人的美梦呢。谁想没过一会,几个粗壮的婆子冲了进来,在她开口前堵上了嘴,绑上就走。她稀里糊涂地被拖上马车,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被扔了下去。这女子挣扎起身,绳子倒是被松开了,她用头上的朱钗,雇了一辆马车回了青楼。心里到底有些不甘心,又被其他女子嘲笑她攀上枝头的美梦落空,不敢说齐国侯府的家规不好,就明里暗里说李钧优柔寡断,是无用之人。

    到了腊月二十三那天,齐国侯策马从城外军营中回来过小年。刚进侯府,老总管便将李钧的事情跟他讲明了,并跪下请罪,言明自己拦住三公子,办事不利。李罡看着白发苍苍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老总管,叹了一口气,亲手将人扶起来走了。

    老总管身后一个年轻的小厮问道:“总管爷爷,侯爷这是不怪罪我们了吧?”

    老总管一个巴掌拍过去:“还不回去干活,不想要工钱了?”

    那小厮嘻嘻哈哈摸着头跑了。

    老总管看着齐国侯的身影摇了摇头,侯爷当初要好好对夫人的话,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糟心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