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日娱之我全都要 !
江口裕二一大早来到报社,坐在编辑部的办公桌边。
年过五十的他戴上老花眼镜。
作为业内知名文学家和批评家,他的工作是阅读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
所在《文艺春秋》是比较商业化的杂志。
当初江口裕二选择来这里,在小圈子引起不小震动,因为诗歌写作是小圈子文化。
基本都是在同人杂志上刊登,没有稿费。
诗人和作家认为写作赚钱是件羞耻的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江口裕二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听到‘金钱才是人的最大驱动力’这样的话,认识到固步自封是行不通的。
诗歌没落,很大一部分愿意就是圈子的封闭性。
江口裕二想借助着商业杂志推广诗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
他的远见不被理解,在文学圈,甚至有人偷偷打上叛徒之名。
幸亏早年的出色创作积累足够威望,那些人还不敢太放肆。
话说回来,投稿的信件都被助手拆开,摆放在桌前。
轻抿一口乌龙茶,他阅读第一封信件。
几分钟后,江口裕二略显无奈放下手,他想到好友曾经的告诫。
“不是因为我们才导致小圈子文化,是小圈子文化导致我们。”
言下之意,因为作家纯粹依靠天赋。
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一篇诗歌,毫无章法,也不具备美感。
尽管如此,江口裕二回信还是小心翼翼。
作为一名编辑,他知道很多刚尝试的年轻人心比天高。
因为创作无法具现化看到成绩和好坏。
很多人把一时冲动认为是天赋的表现,第一篇作品就嚷嚷着震动文坛。
要是评价写的不如意,反而会认为你徒有虚名,没有眼光,甚至说你刻意打压。
编辑部每个月都能收到威胁的信件。
因为评价写的认真,效率很慢,等到江口裕二拿起一封叫宗昌作家的俳句时,已经快要中午。
疲惫的他没有立马阅读,摘掉眼镜,捏了捏鼻梁。
“俳句啊。”
他感叹一声,现在非常少见。
已经没有谁完全是以俳句诗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不知不觉,俳句已经离得人们很远,仿佛是上个时代的事情。
江口裕二饶有兴致戴上眼镜,目光凝聚在纸上。
他有轻微的强逼症,会默读纸上内容,有时会说出声。
“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如此。
”
轰!
看完最后一段,江口裕二心头猛震,头皮发麻,瞳孔迅速扩张。
仿佛回到少年时,第一次阅读松尾芭蕉作品时候那种惊艳和震撼。
努力平复下心境,品读着这段俳句,一种侘寂和无奈在心中蔓延。
他回顾起自己这一生,百感交集,久久不能自拔。
这段俳句有着魔力,把他拖入到莫名状态。
回过神来,竟发现已经过去半个小时!
他抬起轻微颤抖的手,拿起圆肚钢笔,但是迟迟没有落下。
他不知道该怎么写评价,最终一字未落。
江口裕二起身,来到主编办公室。
“老师。”
主编见他进来,立马起身,非常恭敬。
“下期扉一的内容我想用这个。”江口裕二表明目的。
“扉一?老师这是发现好作品吗?”
主编大吃一惊,这么久一来,江口裕二是第一次提出这个要求。
江口裕二没有多说,把信纸递过去。
“俳句?”
主编一怔,他还以为是诗歌呢。
俳句往往只有一段话,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内容,用在扉一很浪费啊。
不过看清楚俳句的内容后,他立马打消顾虑。
江口裕二回到办公桌,问助理要来信封,找到上面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
“莫西莫西。”
电话那边是一个很温柔的女人声音,“这里是黑木家,你找哪位?”
“请问宗昌在吗?”江口裕二问道。
“宗昌?没有这个人,你可能打错了。”
江口裕二皱眉,询问地址是否符合。
“啊,地址是没错,不过这里住的是我侄子,上一任租客才搬走没多久。”
“搬走了?”
江口裕二下意识道。
电话和地址没错,确实只剩下搬走这个可能性。
那为什么要留这个地址吗?因为还没有找到新的住处吗?
江口裕二不由自主脑补出一个不被欣赏,穷困潦倒的作家形象。
……
黑木城从电视台回家,在门口听到屋里有动静。
拿起趁手的硬物,小心翼翼打开房门,惊奇发现自己狗窝被收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回来了呀。”
希子笑眯眯从卧室出来,手里拿着篮子。
“希子酱?”
黑木城松下口气,注意到篮子里面是自己内裤之类的,满脸尴尬。
“今天和姐姐通过电话,说让我看看你过的怎么样,果然和我想象中男孩子家一样啊。”
希子说道:“这些衣物我拿回去洗,记得来拿哦。”
“好的。”
黑木城说道。
“最近过得怎么样啊。”
“一切顺利,对了,我打算搬家。”
这种河边两层长方形房屋,都是初来东京工作的人会选择,连洗衣机都放不下,现在腰带有钱,自然是要换地方。
“啊?打算搬去哪里?”
“港城区吧。”
希子更是诧异,那里房租很贵吧。
她没有说什么,把衣服装进袋子离开。
“嗯?好像忘记有什么要和小城酱说了?”
走下楼梯,希子若有所思,努力回想一会儿,选择放弃。
“忘记问有没有电话打过来。”
黑木城发现电话没有留言,同样后知后觉。
“可能是还没看到吧。”
昨天才把信寄出去,那边编辑部可能没看到,慢慢等吧。
周五,《小高》第二期开播。
收视率没有破40%,不过平均、最高、最低都保持在30%以上,非常不错的成绩。
维持这样的水平,积累着观众,偶尔一两次请来大牌偶像,能轻轻松松突破40%,正如前世那样,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