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www.13zw.com,最快更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所谓高炉,就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用耐火砖作为内衬。高炉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 、炉缸5部分。其中炉腹可达1800度高温。
高炉炼铁工艺相对简单,产量大,生产率高,能耗低。
现代高炉炼铁也是由古代竖炉炼铁法改造、发展起来的。
炼钢先炼铁,只有先炼出高品质的铁,才能炼出高质量的钢。
时不我待,还是要强行点亮科技树啊,赵昺思索着。
“各位大匠,朕日前画了几张草图,李大匠你们几个看一看,是否合适?”赵昺从桌案上拿出几张勾勾画画的图纸。
小太监弯腰接过图纸,递给了李有钱。
“都退下吧,李总管你留下。”赵昺挥挥手让殿内的小太监退下。
几名小太监连忙弯腰行礼后,静静地退了出去。
“李总管,吩咐下去,殿门十丈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抗旨者斩。”赵昺对着李邦宁说道。
“臣遵旨,臣这就去。”
李邦宁连忙走到殿门对着当值的御林军校尉传达圣旨。
不一会,李邦宁回道殿内向赵昺复命。
“关闭殿门,掌灯。”赵昺说道。
历朝历代细作那是数不胜数,朝堂之上、市井之间都有可能存在。
科技乃国之重器,对此,赵昺不得不慎重对待。
殿门缓缓关闭,殿内一时间暗了下来。
一盏盏宫灯点亮,原本略显昏暗的大殿逐渐明亮起来。
李有钱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仔细观察着图纸。
这些铁匠都是行家里手,虽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地方也是能看的懂的。
赵昺也不着急,喝着水,耐心的等待着。
“风口向高炉内鼓入热风助焦炭燃烧,以增加炉温。”
“与铁接触的是火焰而不是燃料本身,燃料和原料分离。”
“扩大产量。”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
“炉渣,从渣口排出。”
“炼出高质量的铁水。”
……
几位打铁匠人小声的讨论着。
“这……陛下的法子,闻所未闻啊。”李有钱小声地说道。
赵昺听到匠人们小声地讨论着,暗自得意。
这毕竟是几百年后18世纪西方人的技术。
真是满清误我华夏三百年啊!原本华夏遥遥领先的各类科技,到了满清居然踏马的停滞不前,都是这些通古斯野人干的好事。
辽东黑土地,汉人可以种出高产的粮食。鞑子那个羡慕啊,抢过来吧!等他们抢到手的时候,居然发现,原本肥沃的土地居然长不出来粮食来。
嘿,你真是个天才。
“众位大匠,你们都是行家里手,你们看看朕的图纸,如果按照这个法子炼铁,效果如何?”赵昺看着下面十几名工匠,笑着说道。
“回陛下,若按照图纸上的方法,产量一定大增。”李有钱回答道。
“实践见真知,你们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先打造一个规模小的炉子,多尝试一番,把每次冶炼的各种数据都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改进。”赵昺说道。
“草民遵旨。”李有钱说道。
“李总管,从你的儿郎们当中找一个胆大、心细、忠诚可靠之人,安排好各位大匠和他们的家属。再选择一个地方,让匠人们安心打造试验。然后再去支取一百万贯的钱粮,供各位大匠们使用。一定要保证匠人和他们的家属生活无忧。”赵昺对着李邦宁说道。
“臣,李邦宁遵旨,请陛下放心。稍后臣就去安排。”李邦宁答道。
“李有钱听封,朕封你为仁勇校尉,品级为正九品上。本来朕是打算封你个文官的,但文官毕竟是要参加科举的,朕只能先封你个武官,希望你能为朝廷尽心尽力,不要辜负了朝廷的重托。”赵昺站起来,掷地有声的说道。
匠人们看到皇帝站起来,赶忙都站了起来。
李有钱睁大了眼睛,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心里想着陛下刚才说什么了?正九品上,仁勇校尉?这?这……
李邦宁看着李有钱站着不动,笑着说:“李有才,陛下亲封你为仁勇校尉,正九品上,李校尉你还不快快过来谢恩,更待何时?”
“啊!”
震惊之余的李有钱,颤抖着,连忙匐匍在地,大声说道:“草民李有钱谢陛下隆恩,草民一定把这个炉子做出来。”
“哈哈,朕可不是让你们单独做一个炉子的,朕是让你们炼铁的。”赵昺看着语无伦次的李有钱笑着说道。
“李校尉,你已经是陛下亲封的仁勇校尉了,往后啊可不能再自称草民了。要称臣。”李邦宁乐呵呵的说道。
“是是,多谢李总管。”李有钱说道。
什么!李老头这就当官了?正九品上的官啊!这是跟县老爷一个品级啊!这李老头家祖坟冒青烟了啊!这是一飞冲天啊!下面一众匠人满脸惊恐的看着李有钱,各自思索着。
只有把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哪怕他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他也能变成人才。
等朕有了超前的技术,划时代的机器,有了各种熟练的匠人,朕只要练出一支新军,收复旧都,饮马贝加尔湖畔(北海)。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到那一刻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仅仅些许的匠人远远不够的,还是人才太少啊。
人才不够怎么办,只能培养教育。
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靠教育。
四书五经,之乎者也能把鞑子喊退?真是笑话。
以后的科举,一定要增加杂科的内容。
赵昺思索着,等到了琼州,一定要把大宋皇家科学院、大宋皇家学堂先建起来。
“从今日起,李校尉每月月例暂且定在15贯吧。大匠每月10贯,其他能独立操作的匠人每月5贯,学徒每月2贯,杂役等每月1贯钱。如今我大宋朝廷风雨飘摇,财政吃紧,朕有些怠慢各位了。”赵昺对着匠人们说道。
“臣、草民不敢。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有钱领着一帮激动的匠人们连忙谢恩。
能不激动嘛,一个月就是10贯钱,一年一百多贯呢。
北宋末年名将种师中兵败之前,曾准备给士卒发赏,奈何军中银碗不足以犒赏三军,以至于士卒逃亡,种师中最终兵败阵亡。一只银碗折算为现代的2两白银,相当于士卒三个月的饷银。
一个上阵杀敌的士卒,脑袋别到裤腰带,一个月还不足一贯钱的饷银。
不过好在赵昺已经把禁军的饷银提高到了每月2贯钱的标准,而文天祥新招募士卒每月一贯半。
但是账目又不能这样算,中兴大宋,靠的是科技,靠的是教育。
就像后世,普通士兵和搞技术创新的科学院那是没法比的。
当然了,那些某星,某红们除外。
不知不觉赵昺和匠人们谈论了两个时辰,外面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赵昺看了看窗外,对李邦宁说:“李总管,让御膳房安排,朕和匠人们一起用膳。”
众人眼睛冒着精光,和皇帝一起吃饭,荣耀啊!八辈子都轮不到的荣耀,这次回家又能跟婆娘吹一辈子了!
众人连忙行礼谢过赵昺。